立秋后,我國降雨天氣有所增多。未來三天,受今年第6號臺風“卡努”北上影響,吉林、黑龍江等地將出現較強降水,同時,西北地區受西風槽影響,青海東部、甘肅南部、寧夏等地局地雨勢較強。
未來各地降水趨勢如何?將產生哪些影響?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馬學款對此進行解讀。
“卡努”12日移入我國 影響東北地區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8月10日10時,臺風“卡努”在韓國慶尚南道沿海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10級(28米/秒),中心最低氣壓975百帕;14時,已減弱為熱帶風暴級。
“卡努”繼續以每小時2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北偏西方向移動,沿朝鮮半島西側北上,強度緩慢減弱。預計臺風中心將于12日凌晨到上午移入我國境內,并逐漸減弱變性為溫帶氣旋。
隨著“卡努”北上,自10日白天起,其外圍云系對我國東北地區影響加強,在冷空氣的共同作用下,遼寧東部、吉林中東部、黑龍江、內蒙古東北部部分地區有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累計雨量30毫米至70毫米,局地100毫米至180毫米。10日至11日,渤海東部、渤海海峽、黃海大部海域、東海東北部海域將有6至7級、陣風8至9級的大風,韓國南部海面風力將達10級、陣風11至12級;遼東半島、山東半島也將有5至6級大風,陣風可達7至8級。
馬學款介紹,影響東北地區的主要降雨發生時段為10日夜間至13日。臺風進入我國后,水汽輸送條件變差,環流強度也會迅速減弱,總體來看,除了東北地區東部降水較強外,東北其它地區總體上的降水不是特別強。“但仍需關注與前期強降水的疊加影響。另外,大興安嶺以東地區受臺風倒槽影響和地形疊加作用,降水持續時間較長,地形增幅較明顯,需關注累計降水的影響。”
此外,正值東北地區作物產量形成關鍵期,未來三天,“卡努”風雨影響區域與前期受漬澇災害地區高度重疊,將加重漬澇;同時,大風可能導致玉米等作物倒伏。馬學款提醒,相關地區要加強防范,做好田間管理。
西北地區局地降雨強 京津冀晉魯再現明顯降雨
8月10至11日,受西風槽影響,西北地區也將出現一次明顯降雨過程,其中,甘肅中部和南部、青海東部、寧夏、陜西北部有中到大雨,局地有分散暴雨。
馬學款介紹,此次西北降雨呈現面廣、點強的特點,主要降水時段為10日至11日白天,最大累計降水量60毫米至80毫米,個別點可超過100毫米。青海東部、甘肅東部、寧夏、陜西北部、內蒙古河套地區有大到暴雨,部分地區伴有短時強降水,最大小時降水量毫米20至50毫米,局地雨勢較強可超過60毫米,并伴有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
“此次降水對西北地區前期干旱有所緩解,利于大部地區農業蓄水和土壤增墑。但仍要注意防范強降雨可能誘發的次生地質災害。預計西北地區降水將于12日有所減弱。” 馬學款說。
8月11至12日,西北地區東部雨帶將向東移動,給京津冀晉魯等地帶來一次明顯降雨天氣,其中河北中南部、天津、山東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大到暴雨,局地有大暴雨,并伴有短時強降水、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需關注強降雨可能引發的次生災害及對海河流域防汛的不利影響。
作者:張宏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