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富智康集團(02038)發布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6個月的未經審核中期業績,該集團取得營業收入26.77億美元,同比減少35.11%;毛利3962.1萬美元,按年跌51.5%;公司擁有人應占虧損5001.6萬美元,同比增加110.33%;每股虧損0.6美仙,不派中期息。二級市場方面,截至收盤,富智康漲2.47%,報0.83港元。
公開資料顯示,富智康主要從事為全球手機行業提供垂直整合制造服務業務,包括產品開發及設計、機構件、元件、印刷電路板組裝(PCBA)、整個系統組裝等,及供應鏈服務、解決方案以及于客戶鄰近地點提供的維修及其他售后服務。
受全球手機市場持續低迷影響,公司銷售收入及貢獻利潤大幅下滑。以地區劃分,富智康半年亞洲業務收入18.75億元,按年跌34.6%;歐洲業務收入3.46億美元,按年跌29.6%;美洲業務收入4.56億元,按年跌40.5%。
(相關資料圖)
富智康指出,手機制造業嚴峻的市場環境,較大的利潤率下行壓力及需求萎縮的情況持續出現,并預計將延續至下半年。
近日,國際數據公司(IDC)下調了對2023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的預測,由2月份作出的下降1.1%的預測下降至下降3.2%。 盡管IDC預計智能手機市場將在2024年復蘇,并實現 6% 的正增長,但報告也同時指出,各地區的消費者需求復蘇速度仍然都低于預期。
展望今年,富智康預期下半年持續艱難且不穩定,今年銷售額可能較去年大幅衰退,毛利和營業利益可能大幅下降,今年虧損幅度可能較去年擴大。
因此,富智康急需尋找新的增長驅動。富智康指出,由于手機市場現時需求有限,會采取積極進取的業務策略,成立專門的業務開發團隊,以推動拓展新市場。
相比于處于寒冬的消費電子行業,近些年新能源汽車則處于高速發展,作為代工巨頭,富智康選擇造車便是一個非常合理的選項。
6月16日,富智康新事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成立,經營范圍一欄包括新能源汽車整車銷售、電池制造等。而就在不久前,富智康新事業總部還公開招兵買馬,招聘的EV(電動汽車)類崗位逾50個。
消息面上,富智康表示正計劃建立標準化電動車平臺,目標是在印度或泰國生產正在開發的小型電動車,公司預計于10月在日本最大的汽車展上推出首款原型電動車,并在18至24個月內開始進行生產。
8月9日,富智康宣布通過德國萊因TüV集團eCall(Emergency Call)認證測試,代表車載產品通過國際級安規認證單位測試,在車載電子產品組合,除了搭載eCall系統的車載資通訊控制器Telematics Box( T-BOX),富智康其他產品包含汽車中控單元(CCU)、區域控制器(ZCU)、電子式智慧后視鏡、配電中心(PDC)、免鑰匙系統及顯示螢幕與相機監控產品。
無論如何,富智康造車已經邁出第一步,在消費電子寒冬之下,公司能否實現突破走上一條新的康莊大道,就值得期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