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市場預期轉弱和半導體周期拖累的影響,科創板近期跌幅較大。我們再次重申看好科創板戰略性機會。從短期來看,科創板的高彈性、強貝塔屬性,在市場企穩反彈期間表現最好。從長期來看,半導體周期見底,對科創板基本面拖累最大的時期即將結束。科創50點位以及科創板整體估值均處于歷史低位,性價比較高。同時,隨著全球科技創新浪潮到來,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國內數字經濟前景有望成為后續科創板投資主線。因此,從戰略上和戰術上,科創板均已顯現出較好的投資價值,值得投資者重視。
(資料圖片)
科創板近期弱勢的原因
4月下旬以來科創板持續走弱,我們統計了4月21日至8月16日A股主要指數股價表現,發現科創50指數大幅下跌22.59%,在所有主要指數中表現最差。我們認為科創板近幾個月持續下跌,可能是由于以下幾點原因:
1、科創板屬于高彈性、強貝塔資產,市場預期轉弱時表現不佳。4月下旬以來,市場對于中國經濟預期明顯調低,全A等主要指數均出現下跌。在此背景下,高彈性、強貝塔屬性的科創板資產在市場預期轉弱時首先遭到資金拋售,跌幅較為明顯。此外,當市場情緒低迷,甚至陷入恐慌時,流動性不足的科創板市場可能出現加速下跌,去年4月、9月和今年7-8月均出現類似情形。
2、科創板基本面受到半導體行業拖累。電子是科創板第一大權重行業,在科創50行業權重分布中,電子行業占比49.5%,接近一半。其中半導體行業占比就達到44.3%,半導體行業景氣度變化對于科創板基本面影響巨大。然而,半導體行業由于科技創新、重資本投入和供需水平變化具有強周期屬性。目前全球半導體處于周期底部,我們預計今年下半年有望企穩回升。今年4月下旬,由于半導體行業一季報表現不及預期,半導體板塊由前期大漲快速轉跌。8月中報披露期,半導體板塊再次出現大跌并拖累科創板表現。基本面的弱勢也成為科創板近期下跌的原因之一。
3、此前科創板缺乏投資主線引領:去年10月以來,科創板就已經處于底部區域蓄勢待機。然而并未出現具有持續性的投資主線引領資金布局科創板。目前國內數據要素、網絡安全等數字經濟方興未艾,科創板受益尚且有限,半導體周期已經見底即將回升,全球人工智能、智能駕駛浪潮也同樣未能顯著拉動科創板表現。未來科創板投資需要尋找新的主線。
為什么我們對科創板保持樂觀?去年科創板大幅下跌,進入底部區域后,我們在5月、6月和11月相關電話會議和研究報告中多次強調戰略性關注科創板。近幾個月科創板下跌明顯,我們再次重申看好科創板戰略性機會。同時,在市場極度弱勢的當前,科創板也同樣存在戰術性反彈的機遇。繼續看好科創板,主要有以下原因:
1、科創板的高彈性、強貝塔屬性,在市場企穩反彈期間表現最好。從歷史上看,科創板在指數探底、情緒恐慌時往往出現快速下跌,然而當指數回升、情緒修復時向上彈性也同樣明顯。我們認為,A股市場目前已經跌至底部,悲觀情緒釋放充分,一旦預期改善市場回升,彈性較強的科創板有望充分受益。
2、半導體周期見底,對科創板基本面拖累最大的時期即將結束。從全球半導體大周期來看,目前已經處于周期底部,今年下半年有望見底并有望逐步復蘇。8月公布的半導體行業公司中報業績可能表現不佳,主要表現為下游需求低迷,以及庫存去化過程中部分產品價格承壓,毛利率下降。預計半導體相關公司未來有望迎來環比改善,對科創板基本面逐步由此前的拖累轉為支撐。帶動科創板盈利改善。
3、科創50點位以及科創板整體估值均處于歷史低位。8月17日科創50指數最低跌至896點,從歷史上看已處于很低的位置。科創板整體估值水平同樣處于歷史低位,我們統計發現,截至8月17日,科創板市盈率(TTM,整體法,剔除負值)已經降至37.86倍,市凈率(整體法,不調整)降至3.94倍,為歷史最低水平。在基本面見底的背景下,歷史低位的估值水平顯示出較好的性價比,是我們戰略看好科創板的重要基礎。
4、全球科技創新浪潮到來,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國內數字經濟前景有望成為后續科創板投資主線,提振投資者信心并吸引大量資金投資科創板。昨日科創100指數開始發布實時行情,科創板指數體系再添新成員。科創100指數與科創50指數共同構成上證科創板規模指數系列,目前約可覆蓋科創板上市公司總市值的66%。科創100指數和后續ETF產品的推出,將有利于進一步引導中長期資金入市,并推動科創板的健康發展。
我們認為,受到市場預期轉弱的半導體周期拖累和影響,科創板近期跌幅較大。再次重申看好科創板戰略性機會。從短期來看,科創板的高彈性、強貝塔屬性,在市場企穩反彈期間表現最好。從長期來看,半導體周期見底,對科創板基本面拖累最大的時期即將結束。科創50點位以及科創板整體估值均處于歷史低位,性價比較高。同時,隨著全球科技創新浪潮到來,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國內數字經濟前景有望成為后續科創板投資主線。因此,從戰略上和戰術上,科創板均已顯現出較好的投資價值,值得投資者重視。
風險分析
(1)地緣政治風險。如果中美關系管理不善,可能導致中美之間在政治、軍事、科技、外交領域的對抗加劇。尤其在科技領域的沖突可能導致科創板中半導體、創新藥等相關產業發展受到影響。
(2)半導體行業復蘇晚于預期。如果全球經濟復蘇偏弱,國內計算機、手機、汽車等下游需求不振,半導體行業復蘇可能晚于當前市場預期,這將導致科創板行業基本面持續偏弱。
(3)海外美聯儲緊縮程度超預期。如果美國經濟持續保持韌性,勞動力市場、零售等經濟數據表現亮眼,那么美國衰退風險或將面臨重估,同時通脹風險也將面臨反彈,美聯儲緊縮抗通脹之路繼續,全球流動性寬松不及預期,國內權益市場分母端難免也將承壓,同時壓制科創板公司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