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近日,陜西周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在整理2023年上半年紅外相機監測數據時,發現共拍攝到野生動物24種。其中,包含大熊貓、金絲猴、羚牛、林麝、金錢豹、金貓6種國家Ⅰ級保護野生動物,斑羚、黑熊、鬣羚等10種國家Ⅱ級保護野生動物,及黃鼬、小麂等8種其他保護動物。
記者了解到,此次監測期為2022年10月至2023年5月,共拍攝動物照片80000余張,其中有效動物照片26000余張。
陜西周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從2012年8月開始實施紅外相機監測項目,先后在厚畛子光頭山區域、板房子轄區、安家岐轄區、小王澗轄區、雙廟子轄區安裝紅外相機,截至目前,已建立起了每4平方公里一臺紅外相機的監測體系。隨著老縣城保護區的加入,目前保護區內累計布設紅外相機272臺。
這些影像表明,野生動物棲息地范圍不斷擴大,也充分說明西安市生態環境日漸良好,生物鏈更加完整。與此同時,人為保護力度也在不斷加大。
近年來,西安市以林長制為抓手,持續實施國土綠化、天然林保護、森林生態系統提質增效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系統開展植樹造林、退耕還林、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及野生動植物、古樹名木、濕地保護工作,并開展相關法律法規宣傳活動,確保生態保護各項工作落到實處,推動生態系統健康穩定發展。
長安區林業局聯合公安長安分局,持續開展“秦嶺核心保護區聯合執法宣傳整治行動”,出動共治力量,對試圖違規進入核心保護區的人員進行勸返和警示教育,并廣泛發動當地村組商戶,逐戶進行法律政策宣傳引導。鄠邑區組建“西安市鄠邑區退役軍人秦嶺生態衛士先鋒隊”,聯合政府部門、高校、愛心企業積極開展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志愿服務活動,赴秦嶺鄠邑段開展植樹增綠、撿拾垃圾等活動,持續做好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工作。
來源:西安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