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阿里研究院聯合阿里健康首度發布的《阿里零售平臺健康消費報告》顯示,2014年阿里零售平臺上健康消費總額達650.2億元,較2013年同期增長62.5%,高于網絡零售50.8%的整體增速。
與此同時,2014年健康消費人數較2013年的6820萬人增長63.5%,達1.11億人。其中,年健康消費金額達到5000元以上的重度用戶增長超過了平均值,達68.9%;中國人的健康消費理念正在從“有病治病”向“無病預防”轉變。同時,人們健康消費需求也在不斷升級,并呈現越來越豐富多元化的趨勢。
在阿里零售平臺上,29~35歲的80后人群是健康消費的主力消費群體,消費貢獻占比達到30.7%,與平臺整體情況相比年齡偏高;而醫療健康服務的消費上,該年齡段人群的貢獻占比更是超過45.6%。
而城市對比分析數據結果則顯示,經濟發達地區的人群更關注健康服務。上海市以872元成為阿里零售平臺上人均健康消費最高的省市,其他地區的人均健康消費也基本與當地的人均GDP成正比。廣東、浙江和江蘇的健康消費總量最高,而北京、上海、天津的健康消費占比最高。
單品和類目來看,健康消費的區域性特點突出,北京的口罩消費額位居全國第一,占比超六分之一;而黑龍江的口罩消費增幅最快,超過了200%。
此外,將2014年的網民人均口罩消費和地區平均空氣質量對照來看,各省市消費者的呼吸健康保護意識出現了兩極差異:湖北、河南、新疆、山西和湖南等地的平均空氣質量不佳,人均口罩消費金額卻不高,呼吸健康保護意識不強;而平均空氣質量相對較好的廣東、福建和海南的人均口罩消費金額反而較高。
隨著互聯網醫療行業的整體提速,人群對醫療健康服務的關注度越來越高。
2014年,全國體檢網購消費比2013年增長了31.3%。其中女性體檢消費占比為60%,29歲~35歲人群消費占比為48.9%。經濟較發達地區更關注體檢服務,體檢消費排名前三的上海、北京和廣東的消費總和,占全國總量的60%以上。
《阿里零售平臺健康消費報告》認為,財富增長、人口老齡化、城鎮化和環境變化等因素是健康消費市場規模迅速擴大,消費者需求升級的主要原因。
今年“雙十一”,健康類產品同比增長約100%,比如蜂蜜為117.8%,以智能手表、手環為代表的可穿戴設備同比增長接近5倍;而醫療健康類服務消費增長則達到189%,其中健康護理服務增長205%,健康和意外保險增長432%。
此外,醫療服務類產品越來越受阿里零售平臺的消費者歡迎。據天貓醫藥館公開數據顯示,2015年“雙十一”期間,和睦家醫療80220元的“產前檢查+剖宮產后順產優惠套餐”成為天貓醫藥館“雙十一”單價最高的商品;通策醫療服務旗艦店在“雙十一”一天內,共賣出五百余顆種植牙。
阿里研究院高級分析師薛艷認為,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人們的生活方式正在發生變化,不但更舍得為健康“埋單”,而且健康消費理念也從“有病治病”向“無病預防”轉變。
面對這一消費趨勢,阿里零售平臺上的醫藥健康產品和服務也開始向諸如基因檢測、癌癥篩查、孕產服務包等產品和服務拓展,正在通過物流跨區域地匹配到更多的消費者。
最愛 健康 北京人 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