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新宙離開小鵬,既是商業的考量,同時,也透露著危險的信號。??????????
文丨智駕網 黃華丹
8月2日小鵬自動駕駛負責人吳新宙即將離職的消息傳出后,小鵬汽車港股股價下挫,最大跌幅達17.35%。
【資料圖】
吳新宙在小鵬,乃至在整個自動駕駛界的地位都已是繞不過去的存在。
晚間何小鵬親自發表聲明,確認吳新宙離職消息,理由是“家庭和多方面的原因”,且早在“去年下半年”就“表示要回到美國”。且交接時間已“10個多月”。
按照何小鵬公布的時間線推測,吳新宙提出離職,并獲得小鵬內部認可的時間,應該是在去年9-10月之間。彼時正是美國對華芯片制裁鬧得沸沸揚揚的時候,禁止美國國籍芯片行業高管在華任職,而吳新宙此前曾在高通任職達13年之久。關于吳新宙的離開與地緣政治是否有關的猜測,并非沒有道理。
但無論背后的原因為何,結果是吳新宙即將離開小鵬,已是既定的事實。
吳新宙本人也發表微博稱“在一個對的時間來到了一個對的平臺,加入了一個風起云涌,激動人心的賽道”,感謝家人的支持與犧牲,以及,在分別時的不舍。
關于吳后續的去向,消息也幾乎已經確定,加入英偉達,任全球副總裁,直接向黃仁勛匯報。有英偉達人士稱,這已是行業半公開的秘密。
智駕網詢問英偉達中國工作人員吳新宙是否已經入職,得到的回復是目前并沒有確切消息,但強調全球層面的事,他們一般是比較晚收到信息的。而網上普遍流傳的說法是,吳新宙將在一兩個月內入職英偉達。
而小鵬自動駕駛的負責人,根據何小鵬聲明中公開的信息,則將由同樣畢業于清華大學的李力耘接任。
吳新宙1998年本科畢業于清華大學電子工程專業,此后在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拿到電子工程專業博士學位。畢業后加入Flarion,后公司被高通收購,吳也自然加入高通,從2006至2018,吳新宙一直在高通工作了13年,2018年底加入小鵬。
目前,吳新宙的領英檔案依然為小鵬自動駕駛負責人。
而繼任者李力耘本科同樣畢業于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后獲得紐約大學計算機專業博士學位。2013年入職Linkedin,但很快轉投百度,開啟自動駕駛生涯。2018年,李力耘轉投京東,擔任京東硅谷研發中心X實驗室架構師。2019年6月加入小鵬汽車,任小鵬汽車自動駕駛高級總監、智能駕駛決策規劃算法和模擬器方向負責人。
李力耘正是吳新宙親自招募的核心技術負責人之一。
在小鵬這端,吳新宙的故事暫告一段落。
01.
小鵬自動駕駛的靈魂
吳新宙之于小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作為一家成立不到十年,從無到有發展起來的新勢力車企,小鵬最開始的智駕方案采用的也是Tier1的成品。2017年何小鵬加入后開始自研軟件。自動駕駛負責人則從最初負責L2的肖志光和2017年加入的谷俊麗。
但兩個團隊關系并不融洽,且進度太慢,才有了后來何小鵬與吳新宙的相遇。
吳新宙的到來,重新梳理了技術架構,從感知、規控、地圖三大領域組建新的團隊,將小鵬的自研之路帶上了正軌。
據報道,小鵬的自動駕駛團隊分布在中美兩地,美國團隊大概150人,負責核心技術的研發,跟落地相關的大部分團隊在中國,分布在北京、上海、深圳和廣州。吳新宙一人掌握全局,直接向何小鵬匯報。
進入吳新宙時代后,小鵬的自動駕駛自研方案開始順利發展。2020年4月上市的P7車型上,小鵬用自研算法替換掉了供應商的方案,比理想早1年多,比蔚來早了近2年。
2020年的“1024”,小鵬第一次展示高速NGP工程版,沒有用激光雷達的方案,引來外界的驚嘆。
去年,小鵬城市NGP又率先在廣州落地,今年在北京開通。6月,小鵬宣布今年城市NGP覆蓋50個城市。吳新宙最新的表態是小鵬新的XNGP將使用去高精地圖的技術路線。
今年各家車企都在卷高階智駕,包括華為、理想等都提出了一年開多少城的目標,都比小鵬更為激進。例如,后來者理想表示要在年底之前實現在100個城市落地城市NOA,余承東也表示計劃年底前在45個城市落地無圖城市NCA。雖然各自名稱不同,但指的都是相似的功能。
吳新宙對于自己建立的團隊在五年間的成就頗為自信。
在接受晚點Auto采訪時,吳新宙表示他堅信智能化拐點一定會來,而且會提前到來。
小鵬G6上市,帶高階智駕功能的Max版大賣,據說占比高達70%,這也側面印證了吳新宙的判斷。而6月北京開放城市NGP功能后,里程滲透率高達98%。不過,由于開啟時間尚短,不排除部分用戶圖新鮮的心理。吳新宙表示,一般城市NGP的里程滲透率起初會達到70%-80%,之后逐步穩定在60%-70%。
對于特斯拉FSD入華可能帶來的競爭,吳新宙也信心十足。特斯拉FSD要想在中國落地,也和中國車企一樣需要做大量的本地化測試,一個一個城市去改進體驗。“我們走的路,一步都少不了。”如果FSD真的來了,“那就PK唄,一直想象著要跟特斯拉有一個地方可以公平競爭。”
小鵬的自動駕駛系統,不僅在用戶端收到好評,即便在業內,也得到相對一致的好評。
幾乎是一手建構了小鵬的自動駕駛部門,并將小鵬從依賴Tier1方案的新勢力轉變成真正的以智能駕駛為標簽的科技企業,吳新宙名副其實值得被稱為小鵬自動駕駛的靈魂人物。
吳新宙的離開,是否會對小鵬自動駕駛部門產生影響?答案是肯定的,但從何小鵬發布的聲明,團隊交接已超過10個月,而目前小鵬自動駕駛路線的基本框架都已確定,短時間內應該是不會產生大的影響。
不過,據PowerOn報道,小鵬自動駕駛部門目前正處在動蕩之中。
從年初至今,已有數十名中層員工離開,分別加入大卓科技、輕舟智行等行業公司,“每家公司都接收了10-20個小鵬工程師。”包括另一名智駕骨干,自動駕駛AI負責任劉蘭個川也已離職。
而受地緣政治影響,小鵬汽車也有意收縮吳新宙駐扎的北美研發團隊,將戰略重心向國內轉移。據知情人士透露,去年底開始,小鵬北美團隊的招人名額已經開始被限制,而想拿到預算也變得困難。據稱,北美團隊也有多名中高層離開,甚至已有部分員工加入到英偉達公司。
吳新宙的離開很可能和去年美國對國內芯片行業的打擊有關。在高通13年的工作經驗,使得吳新宙也可被視為是半個半導體行業內人。
有趣的是,在吳新宙之前被何小鵬招入麾下,此后又出走奇瑞的谷俊麗,在前往特斯拉負責機器學習之前,也曾在另一家芯片巨頭AMD擔任主任工程師,負責大數據和深度學習軟件的研發。
作為硬件的芯片與作為軟件的自動駕駛系統,不可避免地糾纏在一起。作為同時擁有硬件經驗與軟件經驗的人才,吳新宙回到美國,下一站去英偉達擔任要職,是完全合情合理的選擇。
02.
芯片巨頭也焦慮
英偉達是今天當之無愧的芯片巨頭。大模型的興起,更是使得英偉達的高性能GPU一卡難求。
但這并不足以消除英偉達的焦慮。大模型的突然爆發,多少有點曾經元宇宙的味道,未來走向會如何尚不可知。而美國在高端AI芯片上對中國的制裁,使得英偉達又有失去中國大陸半壁江山的風險。參見《芯片戰爭幾時休?》
而汽車市場是經得起考驗的實體市場,智能化的未來正在徐徐展開。包括老對手高通,AMD等國際巨頭,都在重金砸向汽車市場。對英偉達來說,在消費電子外開拓新的增長點,汽車市場顯然是不能錯過的機會。
但英偉達的車載業務一直占比不高。2023年一季度的車載收入占比不足5%。和此前的表現并無多大區別。雖然Orin芯片的出鏡率很高,但智駕網不止一次聽到業內的聲音表示,英偉達Orin雖然聲量很高,但因為中高端車型出貨量不大,Orin實際賣的并不多。
而且,在國產替代和降本增效等的攻勢下,地平線J5、TDA4等低成本方案大肆席卷市場,成為Orin有力的平替。這并不是英偉達希望看到的局面。而且,以地平線為代表的國內公司,顯然比地平線更能為車企提供隨叫隨到的服務。
對此時的英偉達來說,吳新宙這樣一名有車企一線經驗,同時兼具硬件和軟件能力的人才求之不得。
03.
中美自動駕駛合作或將面臨困難
但這件事,并不僅僅是關于兩家企業的啟示。
從吳新宙個人的經歷來看,自動駕駛與半導體行業在人才上產生重疊的概率并不低。半導體已經成為中美在科技領域爭端的一個顯性戰場,下一步,戰火是否會蔓延至自動駕駛?
6月底,圖森未來表示計劃出售其美國業務,繼而將發展重心全面轉向亞洲。
過去一年圖森未來風波不斷,從管理層動蕩、董事會替換到被FBI、證券交易委員會和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調查是否向圖靈智卡提供不當的資金和技術轉讓。再往前,是中美業務的分拆,被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調查。到如今,圖森未來終于計劃回歸亞洲。
雖然CEO呂程在接受采訪時否認了本次出售計劃與CFIUS的審查之間的關系,但圖森未來在中美兩國分別開展業務深受地緣政治困擾的事實無可回避。
而日前,據路透社報道,美國交通部長布蒂吉格在接受采訪時聲稱,美國市場上的中國自動駕駛汽車供應商“存在國家安全擔憂”。“無論我們談論的是硬件還是軟件,就像對電信或Tik Tok的擔憂一樣,人們對(中國的)交通技術也有擔憂。”
布蒂吉格表示,美國需要更好地了解為該國交通系統提供不同要素的不同企業,其背后的“真正所有權”。
報道提到,17日一封寫給布蒂吉格和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的信中,一個由4名議員組成的兩黨團體要求調查中國自動駕駛汽車技術在美國的應用情況,以及如何對其加以限制。該團體在信中稱:“自動駕駛中使用的技術、激光雷達、攝像頭、人工智能和其他先進的傳感器和半導體,都可以用來收集有關美國人民和基礎設施的數據,這些數據可能會被傳送回中國。”
和特斯拉在國內部分區域受限一樣,自動駕駛的數據安全必然會成為矛盾雙方的爭論點。
吳新宙的離開一定程度上也預示著中美自動駕駛行業的分離。
未來,自動駕駛是否會成為繼半導體之后又一個對峙的行業?我們誠摯希望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