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帆升
不再擔任基層領導職務的我,仍干得興起,這令朋友們感嘆:呀,還有這么拼的人,這就是59歲現象?
(資料圖)
聽到這話,我是自豪的。盡管夕陽在窗外顯現,還是覺得自己如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可以大放光彩呢!
然而,想象中的永不止息的戰斗、老有所為、發揮余熱,因為老伴兒的病戛然而止。一年來,老伴兒十天半個月就要住一次院,又到武漢動過手術,我就這樣從工作的“神壇”跌落,成為家庭“奴仆”。我是一個主觀意志強,不習慣聽別人指手畫腳發號施令的人,淪落到要受老伴兒指令差遣,實在是情非得已不得不為。若反應慢了,態度不夠好,免不了會享受一頓牢騷與嘮叨,那時,她就把平時在別人面前炫耀我好的話,統統變為刻薄的數落:“你野蠻、自私、愚蠢、歹毒……”
受了氣心里當然不舒服,想這一生從來沒有這么服侍過人,也沒受過這窩囊氣,自己明明盡職盡責、盡心盡力、含辛茹苦在為她減輕病苦,尋醫問診,服侍她吃喝拉撒的,還要咋樣?
盡管“久病床前無孝子”,我也心有不甘,情有不愿,卻也只有按捺住一顆委曲求全的心當好“奴仆”。面對老伴的吩咐,只好調侃找樂,半是發泄半是無奈地“喳”一聲應諾。這一諾,頓時就放松了心情,把堵在心里的氣疏通了。
服侍重病人,真得好好修煉心性,尤其是我這種生活中的急性子。我正在弄稀飯,老伴說看看體溫表;正準備去倒尿,老伴說你給我剝個柑子;我拿著手機看新聞,記錄生活細節,老伴說把床搖高點,把腳這頭搖高點,把空調調高點,去拿個熱水袋來,拿點紙巾來 ,找個中醫來會診……
我是個反應遲緩的人,一時無所適從,加之近年有點耳背,常常聽錯老伴的話,就弄得事倍功半,有時還南轅北轍,心里夠沮喪的了。發生點口角就成為日常,在氣頭上,我發狠說:你再不閉嘴,我走了,請護工來!
可畢竟是少年夫妻老來伴,她離不開“老冤家”照顧,我呢,離開單位是正常的事。人總有到站的時候,六十歲要退休,我也想得通,這地球離開了誰都可以轉動,該歇崗就歇崗,免得擋了年輕人的路。
今年,老伴身體比去年強多了。她每天琴棋書畫,還隨著手機視頻跳舞健身。我回歸久違的清靜,在書房聽音樂,看書,寫作,被朋友邀去旅行。彼此平安,心境也好了,于是對老伴提了個要求:“我當奴仆可以,可我這脾氣是改不了的,你也必須接受,享受服務的同時,也要接納服務者的意見。”
老伴默然,算是君子協議吧。兩個身體在走下坡路的人,還真必須都彎彎腰,彼此包容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