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軍武次位面》作者:大伊萬
目前,俄烏軍事沖突已經爆發494天。
近日,有西方媒體刊發了一篇對烏克蘭海軍陸戰隊第37旅坦克營軍官的采訪。這個海軍陸戰隊37旅就是大名鼎鼎的在大諾沃西爾卡附近作戰、且裝備有法制AMX-10RC輪式坦克的“北約旅”,在第一場戰斗中就丟了三四輛AMX-10RC,后來又陸陸續續有損失傳出,截至目前已經戰損了起碼五六輛了。在這篇報道中,烏克蘭軍官對于AMX-10RC坦克的評價可謂是非常不客氣:
一是認為AMX-10RC過于脆皮,被俄軍用什么玩意都能打穿。這名烏軍軍官還特地提了一個戰例,說有一次一輛AMX-10RC遭到了俄軍152毫米榴彈炮近炸破片的攻擊,破片輕易穿透了AMX-10RC的裝甲,里面的四名乘組當場全部斃命。換到正兒八經的坦克上,一發近炸榴彈能全車飛升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二是認為AMX-10RC的可靠性太差,尤其是它的液力變速箱和液氣懸掛系統。后者不用說了這可靠性就不可能高,而前者被烏克蘭軍官形容為在充滿了爛泥地的烏克蘭東部,一旦進入泥土就故障頻發、一旦發生故障就車輛趴窩、一旦趴窩簡直連修都沒法修。如果在進攻中出問題,那簡直是倒了八輩子大霉了,只能拋棄裝備了事。不知道37旅坦克營丟掉的那四五輛AMX-10RC有多少是因為行走/傳動機構出問題,被迫棄車的。
說真的,AMX-10RC出現目前這個問題,大伊萬倒是并不奇怪,奇怪的就在于這個表現甚至還不如大伊萬的預期。在AMX-10RC剛交付的時候,不少烏友們對其寄予了極高的期望,認為AMX-10RC有熱像儀優勢,而且火控自動化性能比較高,打俄軍的T-72B3沒有問題(說真的大伊萬怎么看都覺得這對比像是拿M60A3TTS對比ZTZ-96A)。大伊萬當時就說,AMX-10RC就是一裝甲偵察車/坦克殲擊車,更確切來說是殖民地炮車,你拿它部署在既設掩體里賣首開炮、對抗二代坦克也許還湊合,在裝甲進攻中用它來正面對抗第三代主戰坦克,那不是想瞎了心了嗎?
同時,從AMX-10RC的實戰表現看,差距比咱們想象的還要大,大伊萬一是真沒想到它脆皮能脆成這樣,152炮彈近炸破片都防不住,居然能把四個乘員全部打死。畢竟就算是輪式步兵戰車,加裝陶瓷裝甲后防個155近炸破片應該是基操,這已經不能用常理來解釋了,只能解釋為這個烏克蘭乘組實在是倒霉到家了;二是真沒想到它這個可靠性能差成這樣,這一點嘛就不贅述了。
說真的,目睹了AMX-10RC的戰場表現后,大伊萬對馬上要交付烏軍的那一百多臺豹1A5又多了幾分期待。要論脆皮,AMX-10RC豈敢專美,和豹1A5怎么說也是一對臥龍鳳雛……AMX-10RC給我們示范了各種各樣奇奇怪怪的死法后。希望豹1A5可以再接再厲,給大家演示一下冷戰初期北約在地面裝甲作戰裝備的發展上,到底繞了多大的一個彎路,掉進去多大的一個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