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近日,陜西省考古研究院發布2021年至2022年,在西安三民村、陳家寨、賀家村等地的考古發掘成果。在這些區域內,配合基礎建設,相繼發掘魏晉至明清時期墓葬1200余座。
在三民墓地,發掘西晉至隋唐時期中小型墓葬280余座,其中唐代宮人墓地為本次考古重要收獲,宮人墓共計57座,墓葬時代當屬唐代初期。經鑒定,20座人骨保存較好的墓葬墓主皆系20~30歲的年輕女性。該墓地的發掘首次發現了唐代宮人墓地東兆溝。
在陳家寨墓地,清理北朝隋唐時期中小型墓葬581座,金代墓葬2座出土文物約有1500余件組,是探討北朝隋唐以來長安城居民居葬關系的重要實例,為厘清隋唐之際中小型墓葬的演變規律與葬制葬俗等提供了重要資料。
賀家墓地,發現一座長斜坡墓道雙天井磚室壁畫墓,是唐長安城西郊目前發掘最早的壁畫墓,根據墓志銘記載墓主康比比或為粟特人,體現出玄宗規范喪葬制度之前壁畫存在的多樣性,為神龍至開元晚期唐墓壁畫的演變提供了實證資料。
(照片來源:陜西省考古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