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安全生產關乎民生福祉,責任重于泰山。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建立大安全大應急框架,完善公共安全體系,推動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預防轉型。推進安全生產風險專項整治,加強重點行業、重點領域安全監管。安全是發展的基石,而做好安全生產工作,只有全民參與、社企聯動、加強領導形成合力,才能為社會的平穩健康發展保駕護航。
樹立紅線意識,緊繃安全生產“思想弦”。“患生于所忽,禍起于細微。”人為僥幸心理和疏忽大意是安全生產最大的隱患。縱觀歷年來發生的重大安全事故,幾乎都找到思想上麻痹大意的影子。全民安全,人人參與,每個人都應是自己的“安全第一責任人”,要從“要我安全”轉變到“我要安全”,主動學習安全生產方面的知識,做到學深悟透,明責于心,指導實踐。各級政府要加大安全宣傳力度,常敲安全生產警鐘,通過教育培訓、應急演練等方式提高全民的安全意識和應急逃生能力,努力在全社會形成“安全生產人人有責,安全成果人人享有”的良好氛圍。
加強隱患排查,織密織牢安全“防護網”。隱患就是事故,防治勝于救災。安全生產要立足于防,做到早發現、早預防、早處置,把問題解決在萌芽之時、成災之前。各部門、社區、企業等責任主體單位要結合行業特色建立常態化排查機制,堅持關口前移,加強源頭防范,做到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充分運用好人防、技防的“雙輪驅動”,匯聚起安全生產的“硬核”力量,在所轄區域內深入持久地開展安全生產隱患大排查,持續開展各個安全領域大排查等安全隱患大排查活動。對每個風險隱患和苗頭問題都要緊盯不放,列出整改清單、掛牌督辦、一抓到底,堅持隱患不消除不松手、問題不解決不罷休,不斷織密織牢安全“防護網”。
強化責任擔當,壓實安全生產“責任田”。責任落實是安全生產的靈魂。“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經營必須管安全”,各級領導要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工作,把安全生產作為大事、要事來抓。要牽好主體責任這個“牛鼻子”,帶頭深下去、細起來、嚴起來,做到安全投入到位、人員培訓到位、基礎管理到位、應急管理到位,把生產“安全閥”擰得更緊更牢,從根本上消除事故隱患,堅決有效遏制各類事故發生。
安全生產工作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只有持之以恒思想“繃緊弦”、工作“拉滿弓”、責任“扛上肩”,進一步強化底線思維,增強憂患意識,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才能統籌好發展和安全,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大局穩定。
稿源:荊楚網(湖北日報網)
作者:余娜(武漢經開區)
責編:王舒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