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中國網財經6月14日訊(記者 單盛群)14日午間,A股教育板塊發力走高,截至記者發稿,學大教育觸及漲停,傳智教育、全通教育、中國高科等紛紛沖高。
消息面上,6月13日,國家發改委、教育部等八部門聯合印發《職業教育產教融合賦能提升行動實施方案(2023—2025年)》(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其中提出國家發改委加大向金融機構推薦職業教育產教融合中長期貸款項目的力度。支持符合條件的產教融合型企業上市融資。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發行社會領域產業專項債券,重點用于實訓基地建設。
13日上午,國家發改委召開專題新聞發布會,介紹推進實施職業教育產教融合賦能提升行動有關情況。國家發展改革委社會發展司司長劉明、副司長孫志誠,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副司長林宇等相關負責人就《實施方案》中提到的深化職業教育產教融合、提高職業教育適應性、推行工學一體化技能人才培養模式、開展產教融合試點、資金支持政策等多個問題做出解答。
根據《實施方案》,到2025年,國家產教融合試點城市達到50個左右,試點城市的突破和引領帶動作用充分發揮,在全國建設培育1萬家以上產教融合型企業,產教融合型企業制度和組合式激勵政策體系健全完善,各類資金渠道對職業教育投入穩步提升,產業需求更好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逐步形成教育和產業統籌融合、良性互動的發展格局。
《實施方案》提出推動形成產教融合頭雁效應、夯實職業院校發展基礎、建設產教融合實訓基地、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以及健全激勵扶持組合舉措,五方面共19項重點任務。
在推動形成產教融合頭雁效應方面,《實施方案》提出,啟動遴選第二批國家產教融合型企業,從央企、地方國企、實力突出的民企、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中,遴選打造相關行業領域產教融合改革的領軍企業。
同時,《實施方案》提到,鼓勵引導職業院校,優先發展先進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術、人工智能等產業需要的一批新興專業,加快建設護理、康養、托育、家政等一批人才緊缺的專業,改造升級冶金、醫藥、建材、輕紡等領域的一批傳統專業,撤并淘汰供給過剩、就業率低、職業崗位消失的專業,鼓勵學校開設更多緊缺的、符合市場需求的專業,形成緊密對接產業鏈、創新鏈的專業體系。
此外,《實施方案》還提出多項舉措,在金融政策、投資政策、土地政策三方面對職業教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進行激勵扶持。
有業內分析師認為,《實施方案》中多次強調優先發展人工智能等新興產業的重要性,對產教融合項目給予財政、土地、金融等各方面的政策支持。多層次資本市場能為產教融合企業提供豐富的發展沃土,積極進行產教融合布局、涉足人工智能等新興領域的職業教育培訓公司,如中公教育、阿尼股份、傳智教育等或將會受到政策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