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集團(GS.US)以其在日本的大規模初創投資,將日本領先的網約車服務提供商Go Inc.打造成了一只獨角獸。據了解,總部位于東京的Go在最新一輪融資中估值約為1350億日元(大約10億美元),據該公司總裁中島宏稱,這筆融資將在不久的將來為積極的收購和首次公開募股提供資金。
這家叫車應用運營商在直接向金融機構推銷自己后,從這家華爾街頂級投行獲得了100億日元的投資。它還從日本銀行業巨頭三菱UFJ銀行獲得了30億日元的貸款額度,并從三井住友信托銀行獲得了10億日元的信貸額度。
高盛從2022年開始通過一個專門的工具投資全球范圍內的初創企業,Go是高盛在日本的最大規模一筆投資。這使得Go的估值比兩年前的上一輪融資提高了5%。
(相關資料圖)
中島宏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我們希望通過邀請非日本金融參與者來加強我們的新業務計劃,并使我們的利益相關者多樣化,因為我們的目標是在未來幾年內進行IPO。”
據悉,Go于2020年推出了叫車應用,并迅速成為日本最常用的網約車平臺。該公司有著良好的背景,45歲的中島曾負責線上門戶網站DeNA Co.的出租車叫車服務應用。該公司還受益于日本禁止所有人免費叫車模式的規定,這種模式由優步科技公司倡導,任何人都可以對搭乘者收費,即使沒有出租車牌照。中島還與現有的出租車公司密切合作,分層收取預定和接送費用,以擴大整體收入。
中島表示,現在Go占據了70%比例的日本國內市場,超過了全球網約車服務領導者優步(UBER.US)、滴滴全球(Didi Global Inc.),甚至超過了索尼集團(Sony Group Corp.),索尼經營著一家名為S.Ride的合資企業,主營業務為網約車服務。
“多虧了這里的法律,市場得到了很好的保護,我們不需要犧牲收入來保持市場份額,”Go總裁中島表示。
該公司將自己定位為幫助司機賺更多錢的工具,而不是威脅因素。它與出租車公司和司機的關系至關重要,因為擁有龐大的用戶群有助于它快速響應叫車應用程序的用戶。Go使用人工智能技術來建議路線,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搭載乘客的機會。它還提供道路工程的最新信息和安全駕駛導航提示。該公司一半的收入來自其商業合作伙伴。
Go應用程序的下載量已超過1400萬次,在截至本月的財年,其收入預計將增長70%,達到180億日元。
中島宏表示:“我們的目標是讓Go成為日本任何客戶最簡單的打車方式,成為司機賺取更多收入的最可靠的合作伙伴。”
不過,這家日本獨角獸公司還沒有實現收支平衡,因為它在廣告上投入了大量資金,以吸引更多的客戶。中島表示,如果覺得有必要,通過縮減招聘規模,Go可以立即實現盈利。但包括高盛在內的利益相關者都支持Go的全力營銷策略。
高盛成長型股票全球聯席主管Stephanie Hui表示:“移動出行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Go在引領日本出租車市場的數字化和創新方面處于有利地位。”
現金仍占主導地位的日本,在采用數字支付和服務方面落后于其他發達國家。大多數其他國家已經有了現有的移動平臺,比如優步、滴滴或Lyft,這限制了Go在日本國內市場以外的擴張潛力。該公司首席執行官表示,Go對海外擴張沒有興趣,僅日本市場就為公司提供了充足的發展空間。
他表示:“如果你放眼全球,毫無疑問,日本的移動出行市場最終會完全數字化。在日本,我們的商業伙伴只有10%的出行是通過線上APP完成的。”“就移動數字化而言,日本是最后一個未開發的市場,而且規模龐大,健康發展。”
除了增加營銷支出外,該公司還將把籌集到的資金用于新的業務計劃,比如建立一個汽車管理系統,促使那些不情愿的出租車運營商采用電動汽車。
“僅僅為了環境,很難說服出租車公司支持去碳化進程,這就是為什么我們正在開發一個人工智能驅動的軟件平臺,這將使電動汽車對他們來說更有利可圖,”中島表示。該AI驅動的平臺將有助于簡化尋找充電站等操作問題。
Go正在日本積極尋找物流等相關產業的機會,這些產業在很大程度上尚未受到數字技術的影響。該獨角獸表示愿意為合適的交易花費數百億日元。
“我知道,對于像我們這樣的公司來說,規模有點大,但我們可以利用很多金融工具。”“我們的目標是成為日本占主導地位的移動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