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上周五作為2022年最后一個交易日,最終滬指高開后震蕩走高紅盤收官!縱觀全年,A股主要股指均收跌,其中滬指全年下跌15.13%,年內一度跌破3000點,為主要股指中跌幅最小指數。科創50指數全年下跌31.35%,跌幅居首,創業板指全年下跌975點,跌幅達29.37%。截至收盤,滬指漲0.51%,深成指漲0.18%,創業板指跌0.11%。北向資金上周五凈買入0.93億元,12月累計凈買入350億元;2022年累計凈買入900億元,自陸股通開通以來連續9年加倉A股。
1月2日美股休市。
在今日的券商晨會上,中信證券指出,全年關鍵做多窗口即將開啟;民生證券認為,尋找新邊際:經濟舊動能的修復;招商證券認為,復蘇再望,備戰科創。
中信證券:全年關鍵做多窗口即將開啟
中信證券指出,2023年是A股的“轉折之年”,1月全年戰略配置期和戰術入場期疊加,在全國疫情“達峰”后,將開啟關鍵的做多窗口,建議提高倉位,配置上由12月的均衡配置轉向偏成長風格。首先,1月全國疫情流行期“達峰”可能早于預期,基本面預期迎來拐點后修復空間大,基于基本面和政策趨勢判斷,1月是A股2023年重要的戰略配置期。其次,2022年年末收官的市場成交和估值都明顯偏低,今年開年內外資入場共振有望打破存量博弈困局,機構定價權將明顯增強,結合市場估值和交易行為分析,1月A股將迎來戰術交易層面關鍵的入場時點。再次,戰略配置期與戰術入場期疊加,全國疫情“達峰”后觀察適應期結束,全年關鍵做多窗口將在1月開啟,A股全面修復行情將由政策預期驅動的第一階段,切換至業績預期驅動的第二階段。最后,建議提高倉位,配置上由均衡配置轉向更偏成長風格,聚焦“四大安全”領域,包括能源資源安全的儲能、風光,科技安全的半導體、數字經濟產業,國防安全的導彈、航發產業鏈,糧食安全的種業;同時關注醫療器械、合成生物、工業自動化。
民生證券:尋找新邊際:經濟舊動能的修復
民生證券指出,從短期尺度來看,尋找下一個邊際博弈點在何處確實是市場關注的問題。地產的基本面依舊很弱,并未看到明顯的拐點:11月商品房銷售面積累計同比和百城房價指數仍在下行,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額累計同比與實際到位的開發資金累計同比也仍在下行。盡管房地產從融資環境改善到資金落地仍存在時滯,但由于2022年Q1的低基數效應,下一個邊際交易場景應該是以地產為代表的經濟舊動能的修復。根據民生宏觀團隊的測算,中性假設下2023年的房地產投資增速或達1.5%,2022年的低基數為創造拐點提供了空間。而如果假設一季度投資完成額分別是2019-2021年的三種情形,那么我們發現無論哪種情形下拐點其實都會在2月出現。從歷史上看,一季度往往也是信貸投放高峰,搶跑信用條件的修復也會與地產修復形成合力。
招商證券:復蘇再望,備戰科創
招商證券指出,進入2023年1月,進入新的一年,A股在開年之后有望迎來更加強勢的表現,春季攻勢徐徐展開。疫情最大沖擊基本結束,自今年1月開始,經濟將會逐漸走向復蘇。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2023年經濟定調較為積極,預計會有更多的政策推動經濟復蘇。前期居民的風險偏好較低,儲蓄率大幅攀升,隨著疫情的緩解和政策的加碼,預期居民投資意愿和消費意愿均將進一步回升。1月上市公司進入業績預告披露期,盡管面臨較大的低于預期的壓力,但畢竟是對2022年業績的確認,一旦披露結束,業績利空將會落地。海外方面,美聯儲1月底議息會議,后續加息空間和幅度進一步有限,美元指數和美債收益率震蕩走低,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明顯進入升值趨勢,助推海外資金回流A股。A股已重回上行周期,進入為期兩年的結構牛。風格方面春節前后將會迎來明顯風格切換時間窗口,從交易經濟和消費復蘇大盤風格占優,逐漸轉變為交易科創業績觸底改善、政策加碼的中小成長風格。
晨會精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