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8月25日消息,利嘉閣(工商鋪)地產-商鋪、商業及投資部高級營業董事鄭得明表示,香港通關后的首個暑假到來,隨著旅客人數及消費市道回升,預計店鋪買賣登記連月回落后亦有力反彈。利嘉閣(綜合土地注冊處資料,2023年7月份香港共錄74宗店鋪買賣登記,較六月份的84宗再跌12%,連跌兩月創近3個月最少;不過期內店鋪買賣登記金額不跌反升18%,錄得15.90億港元,主因月內有3宗逾億港元大額登記力撐。
按物業價格劃分,在7個價格組別當中,共有4個組別的登記量報趺,跌幅介乎18%至57%不等。當中以5000萬至1億港元以內組別的登記量跌幅最大,由六月的7宗大減至7月的3宗。至于2,000萬至5,000萬港元以內及500萬至1,000萬港元以內兩個組別,亦分別減少44%及27%,至分別錄9宗及8宗登記。值得注意的是,大細兩極銀碼的店鋪均造好,當中200萬至500萬港元以內者錄得20宗登記,除按月逆市升18%外,亦成為買賣登記最熱門的銀碼層;至于1億港元或以上登記更突破上月“零登記”的淡況,一舉錄得3宗登記,反映高價店鋪買賣再次轉活(見表一)。
以地區劃分,在利嘉閣觀察的13個分區當中,共有8個地區的登記量按月下跌,當中更有兩區挫至“零登記”,包括觀塘區由前月5宗跌至0宗;而其他跌幅較大者如大埔區跌75%,由六月的4宗大減至7月只有1宗;荃灣區亦大減一半至僅得3宗登記。月內旺角/油麻地/大角咀區也錄得29%的跌幅,但仍以12宗登記,成為7月份最活躍的觀察區。至于7月份逆市錄得升幅最顯著的地區包括北角/炮臺山區及尖沙咀/佐敦區,雙雙按月大增2倍,各自錄得6宗及3宗登記。
鄭得明指出,雖然店鋪買賣登記連續兩月回落,惟踏入暑假的旅游及消費旺季后,即見有起色,雖然不少港人趁機外游,但亦有一定數量的訪港旅客來港刺激零售消費市道。八月份截至23日為止,店鋪買賣登記暫錄約78宗,已超越7月全月的74宗逾5%,預計全月最終可錄逾百宗,挑戰105宗水平,按月預計大增逾四成,屆時除了繼今年五月以來首度重越百宗外,亦有機會創自2022年7月以來的14個月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