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目前,歐洲的天然氣儲量幾乎接近飽和,但在業內人士看來,這可能仍不足以讓該地區度過冬季。
根據行業組織歐洲天然氣基礎設施(Gas Infrastructure Europe)的最新數據,8月16日,歐洲大陸的天然氣儲存水平已達到90.1%,超前完成了歐盟要求在每年11月1日之前實現將天然氣儲存設施至少填滿90%的目標,這也是一年中這個時候的最高記錄。
然而,據業內人士表示,這一庫存并不能提供該地區所有的冬季天然氣供應,一場風險風暴正在醞釀之中。澳大利亞潛在的工人罷工可能會威脅到全球液化天然氣市場的供應。并且,由于俄烏沖突的影響,歐洲仍在應對俄羅斯供應減少的挑戰。挪威近期的長時間停產也導致了天然氣價格的飆升,這體現了市場的脆弱性。
換句話說,歐洲的能源危機還沒有結束。由于持續的供應擔憂,基準荷蘭天然氣期貨周五繼續上漲,并有望連續第三周上漲。
據了解,正常情況下,該地區的冬季天然氣供應季節從10月持續到次年3月。在儲量完全飽和的情況下,歐盟所有的地下天然氣庫存足以滿足大約90天的冬季平均需求,但這在很大程度上仍取決于天氣狀況,較低的溫度可能會加速天然氣的使用。
天然氣庫存也因國家而異。包括德國、荷蘭和西班牙在內的國家目前已經超過了歐盟的目標。法國的能源供應則因今年早些時候的全國罷工而中斷,該國是儲存水平僅為84%左右。
雖然歐洲天然氣價格比去年危機時的峰值低了約90%,但鑒于俄羅斯削減天然氣供應后全球供應依然緊張,市場緊張情緒和劇烈波動將繼續存在。
德國此前已經警告稱,除非增加更多的天然氣基礎設施,否則短缺風險將持續到2027年初。明年的市場供需平衡將取決于今年冬季過后的儲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