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為深入推進涉詐“資金鏈”治理,切實將反電信網絡詐騙工作落到實處,三河農商銀行積極落實上級監管機構關于反電信網絡詐騙工作的文件要求,在省聯社、廊坊審計中心安排部署下,主動擔當作為,不斷壓實風險防控責任,配合公安機關圍繞“防增量”“清存量”“提質量”三張考卷,打好反詐“三場戰役”,共同筑牢金融反詐防線。
完善組織保障,壓實主體責任 ,打好反詐“圍剿戰” 。一是成立反詐工作領導小組。該行分管領導多次組織主管部門、基層網點負責人召開反詐專題部署會,研究打擊治理電信詐騙工作,明確落實打擊治理電信詐騙工作牽頭負責部門和專職工作人員,統籌整合結算、拓展等相關條線力量,強化各部門工作職責和分工協作。二是制定反詐工作方案。明確全行2023年反詐工作目標、措施及獎懲等,對發生涉案賬戶網點的負責人、委派會計及經辦人員進行約談,同時,對發生涉案賬戶的網點進行全轄通報,讓反詐工作有章可循。同時,成立以各支行行長為組長,全體職工為成員的防范電信詐騙工作小組,全鏈條、全方位、全過程防范電信網絡詐騙。三是建立專題培訓機制。提高員工專業技能,強化反詐騙隊伍建設,堅持每月對全轄各網點人員展開學習培訓,通過觀看反詐宣傳片、分享典型案例、組織反詐知識測試等手段,結合反洗錢、柜面服務提升等工作,提升金融反詐技能專業性,持續增強識詐防詐“免疫力”,堅決守住反詐宣傳責任“紅線”。把預防電信詐騙列入晨會、例會當中,讓員工了解并掌握最新電信詐騙動態、作案手法和特點,并組織全員進行反詐知識測試,切實提高員工識別、防范詐騙案件手段的能力。截至7月末,共組織反詐培訓3次,參與培訓234人次。
完善管理機制,強化源頭治理,打好反詐“協同戰”。一是完善客戶盡職調查制度。依法依規識別客戶身份、了解開戶目的及用途,在開卡過程中做到多問、多看、多思考,同時,注重賬戶分類分級管理機制,針對客戶特征、風險特征、了解程度劃分賬戶級別,匹配不同賬戶功能,執行不同賬戶監測標準和持續識別措施。同時嚴格落實轉賬業務的提醒工作,在遇到轉賬金額較大的客戶時,提高警惕主動詢問,堅持做到“一看二聽三了解四提醒”,謹防客戶遇到電信詐騙,若發現可疑情況,立即停止匯款并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從根源上遏制電信網絡詐騙案件高發態勢。二是充分利用警銀聯動平臺。常態化進行開戶重點人員核查。在辦理開戶業務前,核實反詐中心提供的禁止開戶名單,查詢客戶是否存在涉案信息,發現存在異常開戶情形,加強核查或者拒絕開戶。針對疑似有組織開戶、開立賬戶疑似用于出租出借或出售、冒名開戶、持偽造證件辦理業務等涉詐風險線索第一時間移交公安機關,助力公安機關破案。三是推進反欺詐平臺系統。全轄32家營業網點統一上線農信反欺詐平臺,通過技術手段防范業務風險.該系統依托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實現欺詐行為的偵測、識別、處理、記錄和共享,同時加強事中對銀行欺詐事件的預警和防御,對于風險級別較高的可疑欺詐交易,實時給予提示、預警或中止,有效降低欺詐率,控制風險,實現對電子渠道平臺風險交易的全面監測。
注重宣培并舉,強化反詐意識,打好反詐“陣地戰”。一是及時進行總結提煉,加強宣傳引導。圍繞基層網點不斷宣傳反詐最新舉措、日常柜面相關業務、遇到的典型事例等編發宣傳簡報,及時總結宣傳經驗、提煉心得感悟,在內部形成交流學習、成果展示的反詐文化“新陣地”。截至7月末,已發表反詐典型案例簡報3篇。二是采取“網點宣傳+社區外拓”模式,打造反詐宣傳陣地。一方面在網點柜臺區、信貸區、自助區及其他顯著位置擺放“防范電信網絡詐騙”宣傳頁,通過電子屏、展板等載體投放宣傳標語及圖文資料,抓住廳堂“細碎”時間進行反詐宣傳,營造濃厚的宣傳氛圍;另一方面深入社區布置宣傳展臺、懸掛宣傳標語、講解防詐技巧,推廣“國家反詐中心”APP,引導群眾下載安裝。不斷增強群眾防范意識,遠離電信詐騙。截至7月末,三河農商銀行在轄內10個鎮,累計組織開展4次反詐騙宣傳活動,發放反詐騙宣傳材料8600余份,切實提升了當地群眾的風險識別能力和防范意識,幫助百姓守住了“錢袋子”。三是加強線上宣傳,擴大宣傳覆蓋面。利用公眾號、抖音、美篇、微信朋友圈等新媒體傳播優勢,廣泛解讀相關政策,重點揭示電信網絡詐騙、跨境賭博的犯罪手法和危害性,告誡群眾不要向陌生人透露自己的身份信息、銀行卡密碼等重要內容,引導群眾辨識騙局,增強防范意識。截至7月末,已制作1部反詐宣傳視頻,受眾人數達18500余人次。
接下來,三河農商銀行將堅守“金融為民”底色,踐行“為民服務”擔當,加強同公安機關、監管部門、政府部門、金融同業、主流媒體等在反詐方面的交流協作,開展反詐工作交流和信息分享,持續豐富人防技防手段,為堅決守好人民群眾的“錢袋子”安全、維護社會穩定和國家安全而篤行不怠,共同致力營造濃厚防騙社會氛圍、維護良好金融生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