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8月9日報道據美國趣味科學網站7月17日報道,一項新研究發現,虎鯨、海豚等水生哺乳動物不斷進化直至重回陸地生活的可能性幾乎不存在。研究人員發現,讓這些動物能在水中生存的適應性變化已經跨過了一個進化門檻,它們已無法重回陸地生活。
(相關資料圖)
4億年前到3.5億年前,第一條魚從水中爬到陸地上。這些笨拙的脊椎動物(比如提塔利克魚)擁有讓它們能四處走動的四肢雛形,后來逐步進化成我們今天看到的四足動物。
四足動物是有四肢、有明顯腳趾的脊椎動物,包括兩棲動物、爬行動物和哺乳動物。雖然大多數哺乳動物留在了陸地上,但有些哺乳動物(從約2.5億年前開始)回到水里,作出了一些使它們得以利用水生棲息地的適應性改變。
向陸地的遷移只發生過一次,但回到水里的遷移卻一再發生。這促使研究人員提出以下問題:水生哺乳動物是否可以重新適應陸地生活?如果不可以,為什么?
在這份7月12日發表在英國《皇家學會生物學分會學報》上的新研究論文中,研究人員分析了超過5600種哺乳動物。他們發現,從陸地到水里的遷移很可能“不可逆轉”。
進化過程不可逆的觀點最早由19世紀比利時古生物學家路易·多洛提出。這項被稱為多洛定律的法則指出,一旦一項復雜的特征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消失,它不大可能在后代中重新出現。
為了在哺乳動物身上驗證這一觀點,研究人員把數千個物種分成四類:完全陸生物種、具有一定水生適應性但在陸地上仍行動自如的物種、陸上活動能力受限的物種,以及鯨等完全水生物種。
他們研究了擁有共同祖先的物種分支之間的進化關系。通過比較這些物種的特征,研究人員創建了能估算進化出特定特征可能性的模型。
研究論文的主要作者、瑞士弗里堡大學的博士生布魯娜·法里納說:“我們的研究重點之一是,將從完全陸生到完全水生形態的整條適應性變化曲線納入,并測試這些適應性變化是否不可逆轉。”
研究團隊發現,半水生和完全水生物種之間有一個門檻,一旦跨過這個門檻,水生適應性變化就不可逆轉。遷移至水生環境與多種變化有關,包括幫助物種在更寒冷環境中留住熱量的較大體重,以及支持更強新陳代謝過程的肉食性飲食。法里納說,這些變化可能會提高水生物種與陸生生物競爭的難度。
法里納說:“我們發現,(一小步一小步地)從完全陸生變為半水生是可能的,但部分水生適應性改變存在不可逆轉的門檻。”因此,像鯨和海豚這樣的完全水生動物重回陸地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愛爾蘭利默里克大學比較基因組學研究員、未參與該研究的維拉格·夏爾馬說:“雖然多洛定律經常出現在此類宏觀進化研究中,但該論文的作者們成功駁斥了由海洋到陸地的遷移并非完全不可能實現這一錯誤觀點。”
他還說,這篇論文只關注哺乳動物,因此,未來的研究可以著眼于不可逆性是否同樣適用于其他四足物種。
責編:海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