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進入快車道,2023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車市場占有率已達28.3%以上。但是,售后維修領域的發展速度遠沒有跟上前端產業的發展,消費者普遍反映,買車容易修車難。當然,對于諸多車企背后的汽車后市場企業來說,無疑是發展新方向、新機遇。天眼查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全國現存新能源汽車維修相關企業16.8萬余家。其中,今年上半年新增注冊企業2萬余家,同比上漲33.5%。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隨著新能源汽車的普及,越來越多的廠家開始重視售后服務,逐漸向第三方開放新能源車核心數據,這為第三方廠商提供了更多的機會。如特斯拉就是率先開放核心數據的汽車廠商,這也使得特斯拉成為各種玩家的競爭對象。
在我國,每1元錢的購車消費,都會帶動0.65元的汽車后市場服務??捎^利潤之下,越來越多的入局者正不斷涌入這汽車后市場服務領域。
乘聯會預測指出,2023年國內乘用車銷量為2350萬輛,新能源乘用車銷量為850萬輛,年度新能源車滲透率有望達到36%。據預計,202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將達到2000萬輛。根據《中國汽車后市場維保行業白皮書》顯示,新能源汽車的平均維??蛦蝺r約為1500元,如按用戶年均維保2次計,僅新能源汽車保險維修市場規模就達3000億元。
汽車維修行業依托我國龐大的汽車后市場,就業前景非常廣闊,據統計,我國的汽車后市場規模已達萬億,如此規模的市場蘊含著巨大的機遇。汽車后市場細分為19大方向,產值規模約接近8000億元(汽車用品近3000億),預計隨著平均車齡逐漸延長、汽車保有量穩步增長,汽車后市場的產值將突破萬億。
目前我國有超過62.6萬家汽車維修相關企業。從行業分布上看,58.3%的汽車維修相關企業分布在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另有29.1%的相關企業分布在批發和零售業,5.1%分布在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官方統計,我國共有44萬家汽車維修廠,分為一、二、三類。一類維修廠包括汽車品牌授權的4S店以及一些規模較大的汽修廠,占維修廠總量的15%-20%。二類維修廠包括部分4S店所設立的維修服務網點,以及具體一定規模和技術水平的維修廠,占到總量的25%-30%。三類維修廠就是規模較小,技術水平較低的維修廠,占到總量的50%以上。
2023我國汽車維修后市場產值規模
汽車后市場作為汽車產業鏈上的一塊“大蛋糕”,行業規模突破1.3萬億元、鏈接數億車主,其中包含了五花八門的細分行業,包括養護、維修、檢測、配件等,“非常需要數字化智能化的引領”。
國外百年老車的相關產業非常龐大。例如,意大利相關產業一年的產值約1000億歐元,大概占國家的GDP的5.4%。再如,美國加州圓石灘的車主聚會,在7天左右可以產生100億美元的產值,其中拍賣會產生4億至5億美元的產值。
而在國內的汽車文化中,對經典車的領域關注較少。具有30年或以上歷史的老車叫經典車,這種車的交通屬性不是最突出的,更多的是藝術屬性、科技屬性、收藏屬性,甚至是金融屬性。
徐漢特別提到,廣東的老車保有量、老車修復技術和汽車文化的積累都領先全國,廣東更應該將經典車產業發揚光大。
去年7月印發的《關于搞活汽車流通擴大汽車消費若干措施的通知》,明確提出“研究制定傳統經典汽車認定條件,促進展示、收藏、交易、賽事等傳統經典車相關產業及汽車文化發展”。徐漢認為,經典車面臨過不了年審、報廢的風險,而隨著各項標準的靴子落地,經典車能夠從加速報廢的老舊車輛這個范圍里剝離出來,有一個相應的生存空間。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2023-2028年中國汽車維修行業市場前瞻與未來投資戰略分析報告》顯示:
當前,國內汽車后市場既處于傳統燃油車售后的收獲期,也進入了新能源售后的快速爬坡期。
從我國在第三代半導體領域“換道超車”,可以窺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迅猛發展?!按蠹s5年前,大家還在觀望新能源車,突然從去年開始,大家都很熱烈地擁抱起了新能源車。中國的汽車能走向未來,新能源車肯定是一個重要的議題。”
高集群進一步分析:“新能源車二手車交易缺少健全的信用體系,大家在二手車到底值不值這件事上存有疑慮,信用體系的背后就是數字化。我的每一臺車的行駛公里數、健康檔案,都有數字化體系的支撐,才能夠科學地評估這臺車的最終的價值是多少?!?/p>
高集群介紹,新能源車到集群車寶合作的門店,通過掃描車牌,就可以識別其電池衰減狀況等,每臺車都可以獲取對應的健康檔案,為消費者提供估價的參考值。消費者可能容易擔心在消費二手車上存在信息不對稱的問題,但通過數字化體系的推廣,無論在用戶觸達還是從終端門店生產管理方面,都是通過數據換算的方式來應用的,大家在數字化面前都是透明的,這樣可以提升商家與消費者之間的信任度。
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預計超30%
近期,乘聯會公布的國內乘用車市場銷量數據顯示,2022年國內狹義乘用車累計零售2054.3萬輛,較前一年增長1.97%。其中,傳統能源車累計零售1486.8萬輛,較前一年下降13.34%,連續三年銷量下滑。新能源車累計零售567.4萬輛,較前一年增長89.83%。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新能源車國內市場滲透率達到27.62%,繼續擴大其在中國汽車市場的領地。
據了解,過去一年,在多種因素影響下,中國汽車行業效益出現下滑。一方面傳統車企加速轉型,新能源汽車發展從政策、補貼驅動開始轉向市場、消費驅動;另一方面,受國外新能源車企外部因素的影響,產業變局加劇。汽車產業正面臨產銷增長放緩、新能源持續滲透、全球市場分化等多重趨勢重塑。
盡管去年中國汽車產業經歷波折,但會上展示的乘聯會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中國汽車在世界市場所占份額達到33.5%。其中,新能源車份額超過63%。
會上,多位專家對中國新能源車市場前景表示樂觀,他們預測2023年新能源車國內市場滲透率有望超30%。汽車市場新機遇或將帶動汽車后市場行業轉型升級。
2024年,汽車后市場也將迎來新能源出保的維修機會,而獨立售后維修服務能力與運營效率的提升,將成為新能源售后運營的關鍵。
據了解,當行業開始內卷、淘汰也不斷加速,傳統發動機系統等傳統機電業務量在未來將大幅降低,隨之被取代的,是諸如事故鈑噴、空調、底盤、電池維修等新能源汽車維修業務的增加。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汽車市場研究分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新車與售后服務仍然是中國豪華品牌經銷商的兩大產值/盈利支柱;未來,只有通過深度挖掘客戶價值,擴展用戶運營空間,重塑售后價值鏈,不斷優化業務結構,才能有效提升整體盈利能力的核心競爭力。
汽車服務市場迎發展良機
截至2022年3月底,全國機動車保有量達4.02億輛,其中汽車3.07億輛。隨著汽車市場快速增長,“互聯網+”汽車服務市場進入高速發展期。以國外整車制造與售后服務市場份額比例約1∶1.5為參照,中國的汽車售后市場擁有巨大發展空間。
從當前發展狀況來看,汽車服務市場存在三條增長路徑。
一是全渠道商品服務交易。平臺通過與汽車服務行業頭部品牌達成戰略合作,不僅擁有新品首發權,讓消費者在信息透明、有平臺保障的情況下購買配件和服務,還能提供線上下單、線下門店安裝或提貨等服務,推動線上線下真正融合。線上線下全渠道服務模式蓬勃發展,在滿足消費者購物渠道多元化需求的同時,也助力眾多品牌、商家和合作門店,實現高質量增長。
二是一站式車主服務平臺/一體化服務解決方案。平臺與各類合作門店、服務商以及加油充電網點等,共建汽車服務網絡。將整車銷售、車險、汽車配件、線下門店維修、養護等整合到一個平臺,改變以往汽車售后機構小而散、價格不透明、服務標準不統一等行業問題,通過高效數字化供應鏈,構建高質量汽車售后體系,滿足車主用戶一站式、多元化需求。
三是圍繞新能源基礎設施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未來重要的發展方向。在新能源汽車服務方面,要加大服務密度,構建用戶一刻鐘生活服務圈。通過產品+服務的模式,為消費者打造更便捷高效的一站式消費新體驗。
《2023-2028年中國汽車維修行業市場前瞻與未來投資戰略分析報告》由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本報告對該行業的供需狀況、發展現狀、行業發展變化等進行了分析,重點分析了行業的發展現狀、如何面對行業的發展挑戰、行業的發展建議、行業競爭力,以及行業的投資分析和趨勢預測等等。報告還綜合了行業的整體發展動態,對行業在產品方面提供了參考建議和具體解決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