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一二三区,国产91露脸中文字幕在线,蜜桃av一区二区,aa视频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首頁 > 滾動 > 正文

在統一認知基礎上討論農險理賠更有意義2023-08-01 09:06:39 | 來源:中國銀行保險報 | 查看: | 評論:0

□庹國柱

最近,讀到不少關于農業保險理賠的報道,在肯定農業保險為受到災損的農戶及時理賠的同時,也提出一些理賠中的問題。例如,有的農戶對全村賠一樣多很有意見,因為他們家作物損失比鄰居要大。有的大戶對經營面積上部分地塊的損失按照全部面積來平均很不贊同,因為平均下來損失就少了,賠得也就少了。還有的農戶對于20%以下的損失不賠也很有意見。也有海水養殖戶購買了“天氣指數保險”,遭受臺風襲擊之后,兩個養殖戶都獲賠300萬元。然而,其中一家并沒有多大損失,拿到巨額賠付,覺得撿了一個“大紅包”。

這些問題,反映出各方對農業保險的空前關注和極大期待,這是令人高興的。地方政府或農戶對農業保險沒有達到“精準理賠”有不少意見。其中,有的意見是對的,因為保險經營機構沒有按照規則辦事,賠付不到位。有的意見、爭議或者抱怨,跟地方政府或農戶對農業保險的一些基本知識和操作規范不大了解有關。筆者在文中只討論后者,對相關農業保險定損理賠知識和操作規范做一些講解,便于統一對農業保險理賠的認知。


(資料圖)

以“戶”為單位投保與以“村”為單位投保賠付計算不一樣

農業保險要求做到“精準賠付”,但是保險活動中不同參與者(公司、政府和農戶)對于什么是“精準賠付”認知是不一樣的。一個村子統一投保,制定分戶清冊,村子里的農田遭受災害損失,農戶受損失的田塊多少并不相同,保險公司經過測產確定了受災地塊的損失,比如減產40%。保險公司最終是按照10%賠給村子,村里進一步平均分給每一個投保農戶。農戶獲得的賠款很少,就有意見。

以“戶”為單位投保、定損和理賠,和以“村”為單位投保、定損和理賠的賠付計算是不一樣的。但是確定損失的規則是一樣的,那就是不同地塊的損失要在全部投保面積中平均計算“戶”的損失或者“村”的損失。并不是只根據受損地塊的損失來賠償。這樣,就會因為地塊的損失在全村種植該作物的全部面積中平均,損失“被”減小了。

據筆者對其他國家農業保險的了解,絕大多數國家都是以“戶”為單位投保,按照該戶的平均損失來定損和理賠。按照每一個地塊的損失承保、定損和理賠的農業保險產品,在日本有所實踐。當然,如果農戶選擇按照地塊損失來承保、定損和理賠,保險費要高得多。

在我國實際操作中,要求根據《農業保險條例》和《農業保險承保理賠管理辦法》來操作。《農業保險條例》規定,農業保險可以由農民、農業生產經營組織自行投保,也可以由農業生產經營組織、村民委員會等單位組織農民投保。《農業保險承保理賠管理辦法》規定,對于組織投保的業務,在訂立農業保險合同時,保險機構應當制作分戶投保清單,列明被保險人的相關投保信息。保險機構應當加強定損管理,依據定損標準和規范科學定損,定損結果應當確定到戶。同時,規定可以采取抽樣定損、第三方專業機構協助定損等方式開展查勘定損工作。據筆者從行業了解,目前保險機構按照承保到戶、定損到戶和將賠款直接以轉賬方式支付給投保人的流程開展。

農業保險定損要按照法律法規的規定進行

上面關于理賠的一些規則,也涉及定損問題。在一些地方,因為定損的結果不能達成一致,引起糾紛甚至訴訟。其中,雖然有其他方面的因素,但是投保人和保險人對于如何定損的認知差異,是重要原因。

目前,農業保險定損主要是保險公司和農戶(或者村委會的干部)共同來查勘和確定損失。也有請相關農業技術專家、政府部門、農戶與保險公司四方參與一起來查勘定損,或者請專業第三方(例如遙感公司、公估公司)進行定損,這符合《農業保險條例》和有關監管文件規定,也符合保險條款約定。不過,有的農戶要以自己的損失估計來確定損失,有的收入保險參與農戶要求以自己的實際收成定損,這都不符合法規和條款約定。農戶自己一方(或者自己找的第三方)做損失評估是難以被保險公司采納的,其違反了條款約定。只有遭到大范圍災害(例如洪澇災害),保險公司依照《農業保險條例》規定進行抽樣定損的時候,村委會自己評定的損失大體符合同類地區抽樣定損的水平,保險公司才可能采納村委會自己報上來的損失。

有的報道中反映,農戶對保險公司自己定損或者參與定損多有異議,認為保險公司是“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有失公允。

其實,無論是一般財產保險(例如車險、家庭財產保險等),還是農業保險,定損都是由保險公司專門定損人員來做。這是法律賦予保險人的合同義務。《保險法》第二十三條規定:保險人收到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的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請求后,應當及時作出核定……對屬于保險責任的,在與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達成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協議后十日內,履行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義務。《農業保險承保理賠管理辦法》根據《保險法》的上述規定,也強調保險公司要及時客觀公正地履行定損和理賠義務。其第二十一條規定:發生種植業、森林災害,保險機構可以依照相關農業、林業技術規范,抽取樣本測定保險標的損失程度。對于情況復雜、難度較高的,可以委托農業、林業等領域有資質的第三方專業機構協助開展查勘定損。道理不難理解,保險定損專業性比較強,保險公司的定損人員都是有這方面技術和經驗的專業人員,秉承“誠信原則”勘定損失,一般都應該是可信的、公正的。如果不專業、不公正,這家公司的聲譽就會受到損害,得不償失。對于定損理賠公正性合理性有質疑的,消費者都可以向保險監管部門投訴,尋求進一步核查。

這里的規定表明,只是對一些“情況復雜,難度較高”的災損案件,才需要“農業、林業等領域有資質的第三方專業機構協助開展查勘定損”。當然,對保險公司定損有爭議時,投保一方也是可以請第三方專業機構,例如公估公司、科技公司來定損。不管是哪種定損方式,保險公司和投保農戶都可以參與。

農業保險實行免賠是保險經營的通行辦法

為何對20%以下的農作物損失不賠,超過20%的損失才賠?這也是很多人所關心和有疑問的問題。

一般來說,財產保險都有免賠的規定,保險標的發生約定災害和事故造成損失后,保險理賠時要有一個“扣減”。如果無論賠多少都要扣減一個規定比例或數額,這種扣減固定比例(或者數額)的方法叫“絕對免賠率”(或“絕對免賠額”)。如果規定損失在一定范圍內(例如損失20%),不予賠償,但是當損失超過這個范圍,那么損失有多少保險公司就要賠多少,這叫“相對免賠”。在農業保險中,本來也有“絕對免賠”和“相對免賠”的選擇,但我國保險監管部門規定,一律實行“相對免賠”,而且免賠的比例規定為20%。這就是為什么有的地方農戶投保的作物遭受災害損失,但損失沒有超過20%,保險公司不賠的依據。

保險合同為什么要有免賠規定?這是從幾百年保險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管理經營風險的經驗,目的是讓投保人也承擔一部分風險損失責任。如此有助于促使投保人也重視和防范保險標的風險,不至于因為有了保險就萬事大吉,對保險標的放任不管,疏忽大意,不按照通行的技術規范照顧好自己的投保標的,使標的產生不必要的損失。

創新保險產品要不斷在實踐中完善

近幾年來,全國各地農業保險產品創新熱情高漲,方興未艾。各地發展的農作物、畜禽飼養和水產養殖的天氣指數保險,就有一百多款。

近日,廣東一場臺風使在海里進行網箱養魚的農戶遭受重大損失,有的網箱養的魚全部流失。好在他們參加了網箱養魚的天氣指數保險,得到了及時賠付。

天氣指數保險的賠付是根據天氣的某個指數(例如高溫、低溫、降雨量或者多少級臺風等指數)來賠償,不是按照投保人的實際損失來賠付,所有參加保險的養殖戶在同一指數標準之下的賠付,都是一樣的。這就發生了本文開頭所提到的情況:賠付相同,實際上投保養殖戶的損失并不相同的問題。這種問題專業上叫作“基差風險”。這是設計天氣指數保險必須考慮的問題,在設計產品時,一定要考慮實行該天氣指數保險的區域內,保險標的風險要大體一致,使得相同天氣指數條件下的損失也大體相同。如果“基差風險”太大,投保農漁戶的感受就會大不一樣,會引起對天氣指數保險的爭議和抱怨。這種情況在其他試驗種植業天氣指數保險的地方也都有發生。

需要理解的是,天氣指數保險在我國試驗時間不長,數據積累很少,操作經驗不足,對這類產品的適應性需要進一步加強研究,在實踐中不斷改進設計和完善條款。否則,這種產品的進一步試驗會遇到困難,推廣更加不易。

(作者系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保險系教授、農村保險研究所所長)

上一篇:電池管理龍頭股一覽表(7/31) 最后一頁下一篇:

最近更新
?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河池市| 石城县| 突泉县| 星子县| 武川县| 阳信县| 越西县| 石首市| 秭归县| 天峻县| 昌宁县| 恩平市| 灌云县| 丘北县| 鹤壁市| 海晏县| 日照市| 乌鲁木齐县| 广水市| 澄江县| 房产| 沂源县| 阳山县| 尉犁县| 区。| 甘孜| 嘉义市| 林芝县| 隆尧县| 保定市| 高阳县| 东乡族自治县| 土默特右旗| 焦作市| 杭州市| 山西省| 贡觉县| 宣恩县| 阿拉尔市| 丰顺县| 温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