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我想試一試!我也想!我也想……”河北工業大學人工智能與數據科學學院暑期社會實踐團隊剛走進鎮寧堡中心小學,小朋友們就圍了過來,一只只可愛的小手爭先恐后地舉向天空,一雙雙清澈的眼睛注視著實踐隊員們。“小朋友們別著急,每個人都有機會。”一個小小的VR眼鏡讓小朋友們看見了大山外面的世界。
7月7日,河北工業大學人工智能與數據科學學院實踐團隊深入張家口市赤城縣鎮寧堡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并積極把“AI科普進校園”活動開展到鎮寧堡中心小學。“AI科普進校園”活動是一個集結了AI知識、VR眼鏡、無人機等科技元素的教育活動,希望用科技的鑰匙打開小朋友們AI世界的大門,種下求知的種子。
“小朋友們,你們知道AI機器是如何能識別出小狗小貓的嗎?”“因為機器人的眼睛識別到了呀。”實踐隊員賈澤涵向小朋友們解釋:“AI機器與人不一樣,他們沒有感官大腦來輸入小狗是什么樣子,但是他們有強大的數據庫,各種各樣的小狗小貓以及他們的特征都在數據庫里啦,也就可以識別一切了。”她由淺入深地向小朋友們介紹機器學習、大數據推送,用通俗易懂的講解帶領著小朋友走進AI的世界。
現場,小朋友們對VR眼鏡充滿了好奇,高舉小手圍著實踐隊員楊朝碩期待體驗的機會。其中一個小朋友戴上VR眼鏡后,臉上露出驚喜的笑容,他小心翼翼地點擊屏幕,體驗迷人的3D影像。看著他從積極地舉手排隊到發自內心的笑容,楊朝碩說:“原來,我們力所能及的AI科普,對于一個大山里的小朋友來說,是這么美好的體驗與回憶。如果我們的努力能夠激發他們對科技的熱情和對知識的渴望,那么我們所有的奔赴就都有了意義。”
無人機的登場讓孩子們近距離感受到了飛行的魅力。在實踐隊員邵一格的指導下,小朋友親手操作無人機,這不僅激發了孩子們對人工智能的興趣,更開拓了他們的視野,讓他們明白科技離他們并不遙遠。飛機平穩落地后,小朋友說:“無人機真的太炫酷了,我以后也要學習人工智能,做出更酷的無人機。”這份天真的童言讓實踐隊覺得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在活動快要結束時,一陣悠揚的歌聲傳來,“我們帶著七彩夢走向未來……”一個小朋友筆直站在我們身后歌唱。一曲結束,他害羞地躲在老師身后說“我想唱首歌作為禮物感謝哥哥姐姐們。”這句話深深地打動了實踐團隊的老師和同學們。
本次活動不僅為孩子們帶去了有趣的AI知識和科技體驗,還拓寬了AI科普活動的思路。AI科普不僅要面向學校、社區,更要扎根鄉村的廣袤土地,為每個孩子的未來發展增添別樣色彩。河工智能學子將努力在社會實踐中探尋專業意義與自我價值,為鄉村教育振興貢獻出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