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歷史趨勢,美股上半年的上漲通常意味著下半年的良好走勢。但如果歷史可以借鑒的話,6月最后兩個交易日的上漲或許反倒打破了這一美好遐想。
截至6月28日上周三收盤,標普500指數今年累計上漲14%。BMO策略師Brian Belski表示,自1950年以來,這種幅度的上漲是7月至12月強勁上漲的重要指標。
(資料圖)
然而,6月29日至30日的繼續上漲將今年上半年的累計漲幅推高至16%以上。
Belski在一份報告中寫道:“自1950年以來,標普500指數有13個日歷年在上半年上漲了10%-15%。這些年的平均下半年回報率達到11%。更重要的是,在這些年份中,標普500指數下半年沒有一次是下跌的,漲幅在1.5%至22%之間。”
“此外,10%-15%的上半年漲幅似乎是‘最佳區間’,因為這是唯一一個預示著下半年平均漲幅將達到兩位數的區間,”Belski表示,“并且,這其中有五次上半年漲幅在13%-15%之間,對應的下半年都實現兩位數的漲幅。”
誠然,今年上半年美股逾16%的漲幅可能會讓部分以歷史趨勢為準的投資者感到失望,但過去的回報并不能保證未來的表現,標普500指數依然有可能會不斷走強。
Belski目前對標普500指數的年終目標點位為4550,這意味著今年余下時間美股還有約2.25%的上漲空間。
行業展望
從行業角度來看,Belski對2023年下半年的預測如下:
“跑贏大盤”:通信服務——“預計該板塊表現將溫和跑贏上半年。”
金融——最受歡迎的反向投資。“上半年股價的大幅下跌提供了買入機會,尤其是考慮到有吸引力的估值和股息增長屬性等因素。”
信息技術——“長期受益于人工智能的板塊。”
“與大盤持平”:非必需消費品——“不適合做空美國消費行業,尤其是在勞動力市場仍然強勁的情況下,但存在估值被高估的現象。”
能源——買入“股價已經有所下跌與關注現金流和股息”的股票。
醫療保健——“估值低于歷史水平,但盈利增長一直是該行業在疫情后的痛點。”
工業——“運營指標有所改善,但盈利增長呈顯著下降趨勢。”
原材料——關注“估值被壓縮、更具防御性的股票。”
房地產——“選擇性”是關鍵,避免商業房地產。
“跑輸大市”:必需消費品——估值已正常化,但定價能力正在削弱。專注于大品牌。
公用事業——“估值已非常昂貴且被過量持有。”但該行業股息仍在增長。
另外,Belski還表示,投資者應關注中小盤股票。
他表示:“今年前兩個月,中小盤股明顯跑贏了大盤股,但在3月至5月期間,由于對地區性銀行危機的擔憂,中小盤股表現顯著落后。在我們看來,中小盤股受到了‘不公平的懲罰’,我們認為今年股價的過度下跌對投資者來說是一個買入機會,尤其是考慮到該類股的基本面仍然完好無損。”
“此外,由于標普600指數和標普400指數在6月分別上漲了約8%,遠遠領先于標普500指數5%的漲幅,這表明該類股表現出了復蘇的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