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14時,歷時5小時30分鐘,青藏鐵路西格段首發動車組列車C891抵達終點站格爾木站,標志著青藏鐵路正式進入動車時代。
在格爾木車站,身穿蒙古族、藏服民族服飾的民眾敲鑼打鼓、手捧哈達。蒙古族民眾鬧爾登瑪告訴記者,2019年求學路途的漫長,讓她產生了格爾木何時能開動車的“幻想”。“沒想到真的實現了,而且只用了幾年時間。”
7月1日,青藏鐵路西格段首發動車組列車C891抵達格爾木站。 趙凜松攝
(資料圖)
來自格爾木市的長江源村藏族民眾昂毛同樣興奮,早上11點半便來到了格爾木車站。“我想親眼見證動車來到家鄉,這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時刻。”
青藏鐵路西寧至格爾木段全線共開站23處,長約829公里。西格段提質工程完成之前,開行120至140公里時速的普通旅客列車,最長運行時間10小時20分鐘,如今,“復興號”時速達160公里,運行時間控制在6小時以內,沿線近50萬居民交通出行將更加便捷。
列車在前往格爾木的途中,身穿民族特色新制服的列車員們給乘客分發首發列車紀念品、表演節目、分享紀念蛋糕……
7月1日,青藏鐵路西格段首發列車上,列車員們給乘客分發紀念品。 祁增蓓攝
記者注意到,此次上線運營的“復興號”動車組列車整車涂裝以“中國白”為底色,以“中國紅”為腰帶,以“國槐綠”為窗帶,用長城灰進行點綴,整體外觀大氣優美。
“列車可滿足零下40℃依舊正常運行,最高運行海拔可達3500米,是動力集中動車組家族中的‘高原型’。”中國鐵路青藏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青藏集團公司”)車輛部動車科科長黃齊介紹,該列車還具有防紫外線、防風沙等性能,設有壓力波保護控制系統,能夠在列車出入隧道或會車時,根據頭車信號及時關閉空調新風口和廢排風口,避免外界空氣壓力急劇變化對車廂旅客造成不適,并針對高原沸點低的實際,列車電茶爐增設了紫外線殺菌設施。
7月1日,旅客在西寧車站與“復興號”紀念牌合影留念。祁增蓓攝
青藏集團公司西寧機務段動車車間的郭斌是此次首發列車的司機,在執行此次首發任務之前,專門進行了2個多月的集中培訓。“相比于之前駕駛普速列車,駕駛動車操作更加智能、便捷,運行更加平穩,但是需要更加集中注意力。”
2006年7月1日,青藏鐵路全線通車運營,這條世界上海拔最高、線路最長、速度最快的高原鐵路,打破了制約青藏高原發展的交通瓶頸,結束了西藏不通鐵路的歷史,拉動了青藏兩省區經濟跨越式增長。(祁增蓓)
(責編:陳羽、劉圓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