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艾瑞咨詢發布2023年Q1中國移動互聯網流量季度報告。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3月,中國移動互聯網月獨立設備數達13.92億臺,雖保持小幅增長,但整體迫近天花板;同時,線下回暖分流線上注意力,人均單日使用時長為4.77小時,同比-18.2分鐘,人均單日使用次數67.1次,同比-6.6次。
網民變化
截至2023年3月,中國移動互聯網月獨立設備數達13.92億臺,雖保持小幅增長,但整體迫近天花板;同時,線下回暖分流線上注意力,人均單日使用時長為4.77小時,同比-18.2分鐘,人均單日使用次數67.1次,同比-6.6次。不過,網民參與線上生活程度加深,23個一級行業中,共19個行業實現同比正增長。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伴隨疫情放開、經濟回暖,國民住房、購車、工作等基礎生活保障需求得以釋放,2月房產服務行業流量環比+29.6%,同比去年+17.8%;3月汽車資訊行業環比+12.4%,同比實現+6.7%增長;網上招聘行業迎來春招旺季,環比大漲+56.2%,同比去年+30.2%;
線上線下文娛活動日益豐富,電影票務行業春節檔同比+8.5%,恢復至2021年82.6%;游戲行業用戶規模達8.07億,僅次于2020年疫情長假期間;
行業變化
2023年Q1,旅游出行迎來全面抬升,行業增長勢頭強勁;而電子商務行業流量回升偏弱,頭部平臺間價格競爭加??;金融理財行業保持平穩增長,國有商業銀行用戶規模大、且增速較快;視頻服務行業流量和觀看時長趨于穩定,長短視頻賽道之間由競爭逐漸轉向競合。
APP變化
2023年Q1,MAU(月活躍設備數)億級以上的APP復合增長前三名為:交管12123、百度地圖、高德地圖;MAU達到5000萬級以上的APP復合增長前三名是:58同城、安居客、大眾點評網;另外,MAU為1000萬以上APP中,復合增長前三名是:大麥、影視大全、前程無憂。
中國移動互聯網流量尚有一定增長,但整體迫近天花板,同比增速在Q1持續下降。
伴隨疫情影響逐漸消散,線下需求的回暖分流線上注意力,網民使用粘性有所降低。
但網民參與線上生活程度加深,大部分行業滲透率呈正增長
從行業層面看,網民線上滲透率持續加深,23個一級行業中,共19個行業實現同比正增長,一方面,是疫情消散帶來的恢復性增長,如電子商務、金融理財、旅游出行、學習教育、汽車服務等行業,2022年Q1同比降幅明顯,至2023年Q1,行業迎來快速修復;另一方面,是網民長期的線上行為改變,如美食外賣、女性親子、醫療健康等行業,同比增長持續,在網民生活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在國家穩經濟政策靠前部署的背景下,Q1網民需求釋放,經濟文化生活展開新局面
樓市積極復蘇,新一線城市表現優于其他城市。
Q1汽車資訊行業快速回暖,春節淡季仍逆勢上漲;用戶結構優化,中高消費能力用戶占比提高
春招市場煥發新生機,節后首月流量大漲56.2%
春節后是每年招聘求職活躍高峰,2023年隨著防控優化調整、經濟回暖復蘇,春招市場也煥發出新生機,2月,網上招聘行業月活躍設備數達9112.5萬臺,環比增長56.2%,同比2022年增長30.2%。
電影行業復蘇態勢顯現,2023年春節檔用戶規模恢復至疫前八成,影片生產發行與觀眾供需兩熱,預計全年影業將持續回暖
遠途/近郊出行迎來全面抬升,旅游類行業反彈明顯
疫后開放首季,出行與旅游行業流量明顯上升,其中,與出行類APP相比,旅游類行業反彈明顯,在線旅游、酒店服務、航空公司行業同比2022年Q1增長均超40%。
車票服務與在線旅游率先復蘇,酒店、航空服務后發超峰值
具體來看,疫后網民旅游出行的恢復節奏存在差異,車票服務、在線旅游1月率先反彈,2、3月保持高位運行;酒店服務、航空公司類遠途旅游服務平臺復蘇相對后置,但增長勢頭迅猛,在2023年3月達近一年最高值。
2023年一季度消費仍處于恢復期,且疫后消費向線下回流,電子商務行業的流量回升偏弱
頭部電商價格競爭加劇,百億補貼作為戰略重點,爭搶流量
電商平臺重申價格力的重要性,多平臺以此作為戰略重點。價格競爭本質為流量的競爭,從用戶角度,京東相比淘寶和拼多多有更大的用戶增長空間,百億補貼或幫助平臺吸引更多價格敏感人群,擴充用戶群體。在極致的價格競爭初期,企業的策略重心應關注流量的活躍度以及平臺間核心品類的防守。
網民滲透率高達77.7%,Q1整體流量保持平穩正增長
金融數字化進程之下,2023年Q1,金融理財行業網民滲透率已達77.7%,僅次于電子商務(84.3%),高于旅游出行(76.1%)行業。自2022年以來,國內疫情對經濟形勢的影響和2021年的高基數作用下,行業經歷近三個季度的流量下滑,直至2022年9月,重回平穩增長,2023年第一季度,同比保持正增長。
除支付外,多個細分行業流量恢復,其中銀行行業恢復程度最高,3月同比增13.5%,以5.95億臺超越2021年同期。
長中短視頻各業態均進入成熟期,賽道間由競爭走向競合
隨著在線時長的飽和,用戶注意力的競爭日益激烈,長短視頻在近兩年均進入成熟期,流量與時長變化減小,行業長短之爭轉為長短融合,2022年以來,頭部在線視頻平臺與短視頻相繼達成合作,共享流量市場。
長中短視頻各業態均進入成熟期,賽道間由競爭走向競合
2023Q1短視頻、在線視頻、聚合視頻細分行業之間共同設備數占比環比上季,均有不同程度提升。
在線視頻競爭格局穩定,自制內容推動商業化增長
當前,國內長視頻格局趨穩,短期內各平臺用戶量隨重點內容上線、爆款帶動以及節假日影響而存在小幅波動,整體競爭格局相對穩定;自制內容成為平臺推進商業化增長的破局之道,2023年1月, 愛奇藝推出的《狂飆》再次掀起全民觀劇熱潮,引發全網劇情討論和二次創作,平臺流量明顯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