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智通財經APP注意到,標準普爾500指數連續第三周上漲,但如果沒有大型股的反彈,特別是英偉達(NVDA.US)業績公布后的股價飆升,該指數今年迄今將處于下跌狀態。英偉達占標準普爾500指數漲幅的三分之一左右。
數據研究機構DataTrek Research指出,上周五,標普等權重指數和羅素2000指數等非大型科技股指數的表現“大大超過”納斯達克100指數。
DataTrek表示,“這是市場轉向非科技公司和行業的開始嗎?”“1999年以來的價格回歸歷史肯定表明,這是應該的?!?/p>
但DataTrek補充說,還需要一到兩周的跟進時間,才能真正建議投資者從大型科技股中撤出,“這些科技股仍有良好的前景(人工智能)和強勁的價格勢頭?!?/p>
不過,對于那些希望盡早采取行動的人來說,美國銀行指策略師Michael Hartnett特出,由于科技股和股市已經消化了美聯儲6月暫停加息的可能性(不加息的概率為78%),因此中國的刺激措施將成為“6月的意外利好”。
上周五,中國出臺了一些刺激措施,鼓勵購買電動汽車。
上周,香港恒生指數(HSI)進入熊市,較1月底的52周高點下跌逾20%。恒生科技指數(KTEC)也處于熊市。
由于人工智能領域的“嬰兒泡沫 ”(baby bubble)最近成為主題,Hartnett表示,“6月份的逆勢交易(Contrarian Trading)是‘買入恒指,賣出人工智能’?!?/p>
他補充稱,投資者可以用一些遭受重創的大宗商品、新興市場、資源和銀行進行對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