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今年的5月12日是第112個國際護士節,5月19日是第13個世界家庭醫生日。5月7日,在這兩個節日來臨之際,一場以“健康多一點,幸福近一點”為主題的社區為老公益服務活動在興銀花園居民區溫馨舉行,旨在通過志愿服務與宣傳講座,讓社區老年人就近獲得優質醫療服務資源,更好地促進老年居民身心健康。
“醫家親”衛生服務送到身邊
在我們的身邊,總有那么一群平凡而偉大的醫護人員,他們為廣大人民群眾筑牢一道道安全的生命防線。活動中,向現場醫生和護士代表送上鮮花和節日的祝福。
白衣為甲,守護健康。在簡短的儀式后,醫護人員們立刻投入到醫療志愿服務行動中去。活動現場,來自上海市第五人民醫院、閔行區中醫西結合醫院、閔行區精神衛生中心、顓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醫護志愿者們開展各專科義診、測血壓血糖、安寧療護、慢病健康宣教以及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等。值得一提的是,參與義診的還不乏來自顓橋少數民族分會“醫家親”健康志愿團的醫生和護士。他們熱情專業的服務受到居民朋友們一致好評,前來咨詢體驗的居民絡繹不絕。“今天在家門口量了血壓,醫生也和我說了日常生活中有效預防、控制高血壓的措施,真得很方便。”貴都新村居民陸阿姨說。
現場進行了集中宣教,讓社區居民了解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是新形勢下保障和維護群眾健康的重要途徑,邀請大家盡快簽約,與健康相伴。“我是少數民族分會‘醫家親’健康志愿團的成員。能在第112個國際護士節來臨之前為社區居民提供家門口的醫療服務,覺得非常有意義。”顓橋衛生服務中心護士謝委群說。
“下一步我們將全面落實社區衛生服務高質量發展任務,完善轄區衛生網絡布局,提升社區醫療衛生服務能級,做強中醫藥特色服務平臺,做優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做好居民朋友的健康‘守門人’,以實實在在的舉措提升人民群眾的健康獲得感,為黨的醫療衛生事業作出應有貢獻。”顓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黨支部書記潘建軍表示。
一家親 敬老成為社區風尚
當天的為老公益服務活動得到了興銀花園居民區全體居民們的支持。精彩節目輪番上演,讓老年居民大飽眼福。
其中最精彩的莫過于民族特色舞蹈,傣族舞蹈《花兒》與蒙古族舞蹈《唱花兒的花兒》,讓大家見識到了多姿多彩的民族風情。據悉,興銀花園居民區共有少數民族居民260余人,涵蓋全國56個民族中的21個,未來興銀花園居民區將繼續深化民族團結進步宣傳,營造團結、互助、和諧的社區氛圍。
為進一步提高老年群體的生活質量,現場還邀請老年居民體驗適老化智能家電,提供居家適老化改造評估等活動,讓老年群體了解適老化改造的內容和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