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張守營 據央行網站消息,近日,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2023年第一季度(總第100次)例會在北京召開。會議指出,當前國際經濟增長放緩,通脹仍處高位,地緣政治沖突持續,發達國家央行政策緊縮效應顯現,國際金融市場波動加劇。國內經濟呈現恢復向好態勢,但恢復的基礎尚不牢固。要精準有力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搞好跨周期調節,更好發揮貨幣政策工具的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全力做好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工作,著力支持擴大內需。 穩健的貨幣政策需要精準執行,在執行貨幣政策時,跨周期調節也非常重要。這意味著政策制定者需要考慮長期和短期的影響,并確保政策的可持續性。貨幣政策工具有兩個主要的功能:總量和結構。總量功能主要是通過控制貨幣供應量來影響經濟活動,而結構功能則是通過改變貨幣政策的定價結構來影響經濟活動。因此,貨幣政策制定者需要根據當前的經濟狀況和目標,選擇合適的政策工具和策略。 誠然,當前全球經濟面臨的挑戰,的確令人擔憂。 不過,目前我國國內經濟呈現恢復向好態勢。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4.5%,這是一個積極的信號。但我們恢復的基礎尚不牢固,仍然需要進一步加強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以提高經濟的韌性和抵御風險的能力。 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是一個長期而復雜的過程,需要政府、企業和社會各方面共同努力。 首先,我們需要推動技術創新和研發投資,加大對新技術、新產品和新業務模式的研發投資,培育新的增長點和競爭優勢。正如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發言人前不久所表示的,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需在“攻難關、穩增長、促轉型、強基礎”上下功夫,進一步發揮高技術產業在引領支撐經濟高質量發展方面的重要作用。 其次,通過產業升級和轉型,加強傳統產業的競爭力,培育新興產業,擴大服務業比重,促進產業結構升級。這就需要我們推動技術創新和數字化轉型;加強教育和培訓,提高技能和素質;加強新興產業和服務業的發展;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加強國際合作,推動貿易自由化和投資自由化。 再次,優化營商環境。通過減少行政審批、降低稅費負擔、保護知識產權等措施,提高企業的發展環境和提高競爭力。 最后,積極參與全球化進程,加強與國際市場的聯系,拓展海外市場,提高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總的來說,經濟發展中面臨的挑戰和機遇并存,我們需要保持清醒頭腦,積極應對挑戰,把握機遇,推動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