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盼點@ 一“習”話
(相關資料圖)
增強城鄉社區群眾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的實效。
——摘自黨的二十大報告
一句話點評:人民群眾是社會治理的“源頭活水”,著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基層治理新格局,以實績實效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
恒龍嘉苑小區業委會主任 謝小青:既然選擇了承擔這份責任,就要對得起群眾的信任。希望廣大業主積極建言獻策,協助業委會把工作做好、做扎實,真正做到鄰里和諧一家親。
濱江村黨委副書記 蔣波:鄉村振興,事事與民生相關,件件與民心相連。我們將積極引導廣大群眾積極主動參與基層治理各項工作,共同描繪好美麗鄉村“錦繡圖”。
三茅街道黨工委書記 童濤:共建共治共享為城鄉社區注入了新活力,我們將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集民智、匯民意、凝民心,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揚中新篇章匯聚磅礴力量。
群眾說出一“習”話:聚焦群眾所需所盼,推進建立小區業主委員會、物業管理委員會等居民自治組織,協同對小區物業、環境等進行綜合管理。
在三茅街道恒龍嘉苑小區,說起謝小青,幾乎家喻戶曉。他是一名退役軍人、老黨員,也是恒龍嘉苑小區業委會主任。6日下午,在三茅街道恒龍嘉苑小區新建的廣場上,幾位老人正悠閑地曬著太陽聊著天。
“我們這里是老舊小區,沒有物業管理,以前小區的垃圾、雜草隨處可見,各種不文明現象和矛盾糾紛層出不窮。自從業委會成立、幾位老黨員管理小區以來,環境整潔了,不文明現象明顯減少了,住在這里舒心多了。”說起小區的變化,老人們紛紛點贊。
據了解,恒龍嘉苑小區共有9棟居民樓、384余戶居民。由于長期無人管理,加之基礎設施老舊,小區各種問題和矛盾時有發生。為了引領小區治理創新,巧解社區治理難題,2012年,建設社區積極發揮黨員引領作用,牽頭在該小區成立業委會。謝小青、郭桂洪等熱心居民主動加入,為小區服務。
“既然選擇了承擔這份責任,就要對得起業主的信任。”在謝小青的帶領下,恒龍嘉苑小區的環境更加整潔、鄰里關系更加和諧,整體面貌煥然一新。謝小青說:“希望相關部門對接下來的老舊小區改造多關注,讓居民生活更加便利,同時,也希望廣大業主積極建言獻策,協助業委會把工作做好、做扎實,真正做到鄰里和諧一家親。”
群眾說出一“習”話:廣大黨員群眾主動參與基層治理,努力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格局,切實打通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的“最后一米”。
村道平坦干凈,房前屋后整潔有序,彩色墻繪主題鮮明……迎著春日暖陽,走進三茅街道濱江村,一幅美麗鄉村新畫卷展現在人們眼前。近年來,該村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作為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通過干部帶頭、黨員示范、群眾參與,實現鄉村面貌由“局部美”向“全域美”、“一時美”向“長久美”的蛻變。
“以前村里的環境衛生不是很理想,一些村民喜歡把雜物、柴草堆在門口,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廢品回收站咧。”說起參與環境整治的初衷,村民萬蓮娣說:“環境過程中,總能看見村干部和穿著紅馬甲的志愿者幫助村民清理家前屋后垃圾,這自家門口還得讓別人幫著收拾,大家看不過去就都出來幫忙,環境好了我們心情也好,一起干,更有勁。”
據了解,自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開展以來,濱江村第一時間召開村干部工作會議,成立21名黨建聯絡員和基層“三長”組建的專業化網格治理隊伍,廣大黨員干部主動認領 “作戰圖”“任務書”,在環境整治、文明城市創建等行動中亮身份、做表率。去年以來,該村先后開展環境衛生綜合整治活動32次,發動近200名黨員群眾共同參與,完成清理背街小巷垃圾死角64處,清理河道500余米。
“鄉村振興,事事與民生相關,件件與民心相連。”濱江村黨委副書記蔣波表示,當好基層整治的“多面手”,接下來,該村將定期組織黨員入格巡查、入戶走訪,收集社情民意和群眾訴求,同時也希望廣大群眾主動參與,真正讓家家戶戶“動”起來,努力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格局,為農村人居環境持續優化作出貢獻。
實踐落點對應群眾盼點——“組網合一、三長共治”充分調動起了廣大居民參與治理的積極性,并涌現出“雙里弄長”“136環境評比機制”“便民星期三”等一批優秀黨建服務項目,匯聚起了基層治理的強大合力。
家長里短、建橋修路、養老問題……基層治理千頭萬緒、繁雜瑣碎,許多事情看似微小,卻關乎民生福祉。如何讓基層治理的方式手段不斷創新,老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近年來,三茅街道黨工委以“一米工程2.0”基層治理提質增效行動為抓手,不斷探索“組網合一、三長共治”新路徑,通過組織融合、力量融合、資源融合、陣地融合、機制融合“五個融合”深耕細作,將服務群眾的“最后一米”變成“最好一米”。
按照“屬地為主、條塊同責”的原則,街道不斷推進“村(社區)黨委—網格黨支部—村埭(樓棟)黨小組”與“村(社區)總網格—片區二級網格—村埭(樓棟)微網格”兩網合一,明確三級網格長8項職責,通過“每天線上問+每日入戶問+每周組團問+每月議事問”,實現信息聯動、協商聯動,治理聯動,讓網格黨組織成為收集社情民意的“前沿哨所”。
截至目前,三茅街道共優化調整村級網格黨支部109個、村埭(樓棟)黨小組360個,同時,形成二級網格154個、微網格581個。去年,通過實行黨小組長、網格長、村民組長(樓棟長)“三長”聯動機制,共走訪群眾48227戶,排查各類問題630余項,陸續解決近500項,真正把群眾“身邊人”變為治理“帶頭人”。
“共建共治共享為城鄉社區注入了新活力,匯聚起了廣大人民群眾的磅礴力量。”三茅街道黨工委書記童濤表示,“組網合一、三長共治”治理模式實施以來,涌現出了“雙里弄長”“136環境評比機制”“便民星期三”“公益積分銀行”等一批優秀黨建服務項目。接下來,三茅街道將繼續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集民智、匯民意、凝民心,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揚中新篇章匯聚磅礴力量。? □徐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