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錦屏縣隆里鄉所轄的隆里古城是貴州四大古鎮之一,被中國著名當代文化學者余秋雨譽為“漢文化的孤島”,“唱漢戲”“迎故事”“猜燈謎”是當地優秀傳統文化“三大瑰寶”。2023年以來,該鄉立足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著力傳承保護歷史文化資源,保護利用文化遺產,做好農文旅融合發展的大文章,逐漸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助力鄉村振興。
強化挖掘保護,提升文化傳承力度。采取“傳承+保護+運用”的發展模式,聚焦軍屯文化、舞龍文化、合約文化等文化內容,積極對接上級部門,在隆里古建筑群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后,積極配合和推動立法保護古城及相關制度的研究制定工作。以傳統節日為載體,組織舉辦元宵“花臉龍”狂歡節、非遺文化進校園、宗族清明集體祭祖等傳統文化元素顯著、教育意義深刻、覆蓋人數眾多的文化活動,在吸引群眾參與弘揚、游客觀賞體驗的同時,為文化傳承人、攝影達人、宣傳員、通訊員等基層文化工作隊伍提供“用武之地”,不斷提高文化宣傳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有效建立傳承創新平臺,逐步打響特色旅游品牌。截至目前,省人民政府已批復同意錦屏三板溪—隆里古城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2022—2035年)。在節日期間,完成舉辦了2次大型文化活動,吸引2.1萬余人參與其中。
強化陣地建設,營造文明濃厚氛圍。按照“和美城鄉”四大行動工作部署,在人居環境整治、美麗鄉村建設等原有工作基礎上,細化城鎮精致管理、鄉村庭院美化、移風易俗倡導、鄉村法治教育普及等各項任務,嚴格執行包村聯系制度,注重補齊基礎設施短板。按照綜合規劃、聽取民意、實施調研等方式,爭取和整合資金資源,加快落實村級公共文化項目建設,在村寨門口、道路路口、廣場等公共場所設置“文化墻”,用導覽圖、公示欄、宣傳展板呈現歷史脈絡、傳統民俗、人文風貌等內容,用“合約柱”“合約碑”“合約食堂”呈現基層治理、干事創業、文明鄉風等內容,并大力推廣華寨“合約治村”經驗,不斷煥發鄉村新氣象。2022年以來,建成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基地主題展館等一批文化傳播平臺。截至目前,已扎實推進“和美城鄉”四大行動,補齊基礎設施短板20余處。
強化評優選先,樹立身邊榜樣標桿。用好舉辦中國國際新媒體藝術節這一大型活動所積累的經驗,參照“尋找最美隆里志愿者”的做法,聯系動員鄉土人才、致富能手、退伍軍人、鄉村教師等地方文化事業的中堅力量加入到文化傳承保護行動中來,做好非遺文化傳幫帶。廣泛舉辦“魅力古城·最美農家”以及優秀共產黨員戶、文明家庭、衛生家庭、身邊好人等群眾性評選活動,評出優秀進行表彰,形成示范效應和帶動作用,激發村民群眾對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愛和對文明鄉風的追求。探索“黨風引領家風,促進民風,樹立村風”的“黨建+”文化傳承模式,收集整理一批黨員干部群眾在生產生活中的優秀典型事跡進行推廣,用鄉村振興路上的生動故事引導群眾傳承文化底蘊,助推移風易俗。截至目前,通過個人自薦、群眾舉薦和組織推薦等方式,已評選出“最美隆里人”5人。
通訊員 羅南科編輯 龍丹丹二審 陸琇三審 姜佳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