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角 五鳳樓
朱家角 古戲臺
你會為了一家酒店而去一座古鎮嗎?我就這樣干過。今年三月,為了看安縵的姊妹品牌酒店安麓,我專程去了趟青浦朱家角。雖然已經在上海生活了七八年,卻是第一次去這座距離上海市區車程不過一個小時的古鎮。比起烏鎮的規范化管理,朱家角似乎還停留在十多年前剛剛成為景區的狀態,又或者因為那是一個工作日,游客并不多,沿河兩岸都是小店,客棧、民宿大多隱藏在店鋪后面的小弄里。
安麓酒店在景區以外一條新開辟的道路邊,一旁都是建設中的高檔別墅住宅,沒有顯眼的招牌,低調的日式枯山水風格的入口景觀,加上與地面頗為接近的灰色砂巖墻,讓我們一度錯過,之后才折回來。這是朱家角迎來的第一家高端奢華酒店,未來,帶客人去鎮上的老字號藥房把脈抓藥,坐著烏篷船河上野餐,都有可能成為安麓與眾不同的特色。酒店設計也呼應“目的地度假村”概念,設計師將35間客房的屋頂全部處理為烏篷船的拱形造型,于無聲處提醒來者所在的地方是江南水鄉。
烏鎮行館
烏鎮行館 恒益堂
上一個我去過的古鎮,是浙江的烏鎮,雖說比朱家角的歷史少了400多年,名氣卻更加響亮。那次同樣是為了一家酒店而去,名叫“烏鎮行館”,由錦堂、盛庭、恒益堂三家酒店組成,均由百年老宅改建而成,分別位于西柵景區的不同地點。
早在五六年前,烏鎮就被媒體稱作是“中國古鎮保護與開發相結合的可持續發展的典型”,這樣的高度評價多半緣于西柵景區的改建。烏鎮分為東柵、西柵兩片景區,東柵早幾年開發,整體模式和其他江南古鎮差不多,但在開發西柵時,相關部門提出了整體保護與整體開發的思路,即對所有歷史街區的房屋及商業網點,從規劃上重新定位,大量收購舊石板、舊木料門窗,嚴格按照規劃“以舊修舊、修舊如故”,使得西柵老街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它的原真性,這其中就包括烏鎮行館。
有意思的是,烏鎮行館曾是全球小型奢華酒店(SLH)的成員,被國內外多家媒體報道過,算得上威名遠揚,但在烏鎮旅游的官網上,評價是“提升古鎮文化休閑價值的點睛之作”。言外之意,烏鎮才是主角。而朱家角因為安麓的到來,一下子吸引了不少媒體關注,有點甄嬛復出的味道。
我曾問過安麓的業主秦同千,江南古鎮好幾個,為什么把第一家安麓酒店放在朱家角?他的答復是,朱家角地處上海郊區,人們的開放程度、包容程度都處在一個很好的水平,人流量也非常可觀。但我私底下認為,朱家角除了距離上海市區近,對于有品質的客人并沒有多少吸引力。如果這家酒店沒有秦同千私人收藏的兩處古建——五鳳樓和古戲臺(都被用作酒店公共建筑),會失去不少關注。從這意義上來說,只有安麓火了,朱家角才能繼譚盾的水樂堂之后,再火一把。
同里花間堂
麗則女學
寫到這里,我想起當年拜訪烏鎮時聽到的一個八卦。據說周莊政府一直力邀悅榕莊進駐,但對方經過考察后拒絕了這一邀請,最后招來的是“花間堂”。這個年輕的中國本土酒店品牌在周莊看中了一棟老宅,原為有留法背景的當地富商所有,并請來熱愛中國文化的法國設計師Thomas Dariel,將三幢獨立的明清風格古建筑改建成擁有20套客房的精品酒店。我的兩個朋友就是因為這個設計師,去住了這家酒店。上月末,花間堂又在另一座江南古鎮同里揭幕了新店,包括古風園和麗則女學兩部分,后者是建于1916年的一所女子學校,有著保存完好的五層教學樓、操場、古樹等。這個當年開創古鎮女子教育先河的老建筑,是吸引花間堂進駐的主要因素。
說起來,長三角這一帶集中了十多個古鎮,但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屈指可數。提到烏鎮,我能想起詩人木心,想起戲劇節;提起朱家角,我能想起音樂家譚盾的水樂堂;其他古鎮則千篇一律,連賣的當地特產都一樣,這樣的古鎮怎么能吸引挑剔的高端品牌酒店入駐呢?
大旅行時代,古鎮和酒店除了學習塑造品牌,還要抱團取暖。烏鎮成功了,但至今它也只有自創的酒店、客棧、青旅等。不過,別忘了麗江古鎮也是開發多年后,才在最近三年引來洲際、英迪格、悅榕莊等國際高端品牌酒店。反過來,全中國有點名氣的古鎮不到30個,挖掘一下,應該還有一些老建筑和空間可以利用,如果一個酒店品牌到每個古鎮都開一家,說不定就能走出一條大家都紅火的雙贏之路。
(作者為雙魚天蝎混合體,資深雜志人,酒店研究加八卦專家,人生目標之一是“睡遍全世界”,微信公眾號:ecohotel)
古鎮 玩轉 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