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三大指數早盤集體沖高后回落,三大指數全線翻綠,截至收盤,滬指跌0.24%,深成指跌0.73%,創業板指跌1.3%。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據中國證券報,近期市場下跌的誘因可從內外兩大方面來看:
內部方面:第一,有機構統計,歷史上從政策底到市場底一般間隔1個月,偶爾兩個月。因此,基于歷史經驗,增量資金可能更愿意觀望,等待右側出手。
第二,這段時間小作文滿天飛,向市場傳遞虛假信息,造成波動。
第三,8月中下旬,市場進入半年報密集披露時段,由于業績暴雷因素,市場本來就承壓。
第四,這段時間,關于中融信托、恒大地產的一些消息給市場造成沖擊。
外部方面:可能是市場比較忽視的因素。整體來看,這段時間其實全球資本市場都不好。
盤面上,數據要素相關產業鏈表現活躍,數據安全、國資云、數字水印等板塊漲幅居前;環保、醫藥、汽車等行業跌幅較大。
焦點股方面,AI首只10倍牛股誕生!鴻博股份競價漲停,股價創歷史新高,年內漲幅超581%,自去年5月份低點4.51元以來股價翻10倍。
總體上,下跌個股近2700只,北向資金持續流出,截止10:44,凈流出超31億元。
展望后市,方正證券稱,保持信心,保持耐心,大盤繼續向下的空間十分有限,跌出來的機會正在呈現,現在跌的越多,后市機會越大,未來收獲越大,信心與耐心是獲取未來投資收益的關鍵。
熱門板塊
1、數據要素持續走高
數據要素板塊持續走高,中國科傳、中遠海科、生意寶、卓創資訊、三維天地等多股漲停,佳華科技、深圳瑞捷、上海鋼聯、慧博云通、世紀恒通、挖金客等均漲超10%。
點評:消息面上,據財政部8月21日消息,為規范企業數據資源相關會計處理,強化相關會計信息披露,財政部印發《企業數據資源相關會計處理暫行規定》。
2、核污染概念股拉升
核污染概念股異動拉升,江鹽集團、大湖股份漲停,蘇鹽井神、雪天鹽業、國聯水產、捷強裝備大漲超6%。
點評:消息面上,據日媒,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表示,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水最早將于8月24日起排海,目前相關準備工作進入最后階段。
3、地產股走高
房地產板塊快速回升,天房發展漲停,萬通發展、大龍地產、深振業A、格力地產、渝開發等跟漲。
點評:消息面上,重慶召開推動城市建設和房地產發展工作專題會議,會議要求研究落實好有利于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政策舉措,著力解決保交樓和“兩久”“兩改”項目等資金問題。
4、醫藥板塊持續下挫
醫藥商業板塊持續下挫,開開實業跌超6%,人民同泰跌超5%,國科恒泰跌超3%,合富中國、塞力醫療、華人健康、英特集團跟跌。
點評:據媒體報道,有市場傳聞稱“很多二類疫苗要改成一類疫苗”,對此,業內人士稱,從目前的盤面表現看,雖然傳聞“很不靠譜”,但資金先跑為敬。
機構觀點
展望后市,國泰君安指出,資本流出的壓力已經有所減輕,對人民幣匯率貶值的壓力降低,但是經常項目下壓力仍在,預計人民幣仍將維持雙向波動。
中金:LPR少降或為穩息差、支持存量調息
中金研報認為,LPR調降幅度小于MLF、5年期首次未跟隨調降,或因LPR更多影響的新增貸款利率已降至歷史低位,部分對公國企貸款利率價格競爭程度或加劇,而目前更需要調整的是存量城投和按揭利率,后者更多通過協議重定價而非調降LPR實現。LPR降幅小于MLF或有助于對沖銀行息差收窄風險,以更好支持實體,預期存款利率有望下調。而隱債流動性風險的緩釋有助于修復債市風險偏好,也有助于增強地方政府逆周期調節能力,發揮貨幣與財政協同作用。
國泰君安:資本流出壓力已經有所減輕 預計人民幣仍將維持雙向波動
國泰君安證券研報認為,預計中國證券投資資本流出將會企穩并逐漸進入凈流入格局,直接投資凈流出可能會進一步加大,主要原因不在于外商投資的減少,而在于中國對外投資的加大。綜合來看,資本流出的壓力已經有所減輕,對人民幣匯率貶值的壓力降低,但是經常項目下壓力仍在,預計人民幣仍將維持雙向波動。
中信建投:看好券商相對收益
中信建投表示,8月18日,證監會發布答記者問,二級市場針對政策舉措產生預期分歧。綜合來看,證監會在投資端、交易端、融資端提出的諸多舉措分別從服務實體經濟、鼓勵證券基金業務創新、優化交易端制度、改善上市公司治理等方面綜合施策,在鼓勵業務發展和市場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做出了完善且積極的部署。相對而言,當前券商板塊仍然有跑出相對收益的可能性。原因一是活躍資本市場政策還會陸續出臺,二是貨幣環境足夠寬裕,三是板塊機構持倉和估值都仍然偏低,四是在一攬子化債和扶持民營企業政策的背景下,金融行業參與盤活存量資產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