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觀點
呼之欲出的拜登經濟學:在過去的半年多時間內,投資者對美國經濟的看法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從年初“硬著陸式的實質性衰退”到年中“軟著陸式的技術性衰退”,直到近期的“美國經濟可能空中加油不著陸”。美國經濟超乎尋常的韌性不僅美聯儲更有底氣,導致加息周期一再被拉長。與此同時,美國強勁的制造業投資似乎也為始于奧巴馬政府時期的美國再工業化戰略提供了注腳,這令支持率日益走低的拜登政府看到了明年大選連任的希望,而“拜登經濟學”這個詞隨之出爐。當然作為明年美國大選的重要政治口號,拜登政府希望把拜登經濟學的重要意義提升到與美國歷史上著名的羅斯福新政、里根主義一樣的高度,但往往愿望與現實之間總是存在巨大的差距。本文試圖從數據層面剖析,拜登經濟學到底是重振美國經濟的一劑良藥,抑或僅僅是心理層面的安慰劑?
從四個方面審視拜登經濟學的成色:(1)制造業投資和支出雖然增長,但在總投資和GDP中占比過低,整體作用不明顯,甚至存在通過抬升建筑相關成本擠出其他建筑結構投資的可能。
(相關資料圖)
(2)歷史上制造業大幅上行并帶動經增長一般需要寬松的貨幣政策和擴張的總需求,而目前高利率、弱需求、偏高庫存的局面并不指向制造業繼續大幅改善,制造業建筑投資自身也滯后于利率。
(3)不宜夸大財政對制造業的作用以及其實際擴張的力度:拜登的三大法案支出力度整體較為有限,占聯邦年度支出不足2%;赤字率上行主要是由于社保、醫保、利息等被動支出上升和居民收入增長放緩導致的個人所得稅收入下行推動,對制造業的支持政策和轉移支付這兩類刺激經濟的支出不是赤字擴張的主因。
(4)設備和知識產權投資并目前沒有展現制造業建筑結構產生的外溢效應,投資整體仍在高利率下顯示頹勢,2024年在高利率壓制下能否扭轉弱勢仍有待觀察。
拜登經濟學家的阿喀琉斯之踵:雖然近期有諸多證據支持美國制造業有回流的趨勢,但我們分析結論認為依然處于非常早期,對拜登經濟學不易過分樂觀。近期包括惠譽在內的多家評級公司下調了美國主權評級,反映了美國財政的可持續性不斷下降。雖然美國債務上限問題暫時被推遲,在美國國內民粹持續上升和兩黨分歧日益加大的背景下,從長期來看依然是一顆定時炸彈。如果未來美國的財政問題被引爆,不僅美國經濟會再次硬著陸而陷入實質性衰退,更為重要的是將對已經日益脆弱的美元地位造成沖擊。如果沒有美元的國際儲備貨幣地位作為背書,拜登經濟學無疑是空中樓閣。
二、風險提示
1. 美國經濟超預期下行的風險
2. 通脹意外反彈的風險
3. 對政策理解和估算偏差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