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旅游業是極具發展潛力的新興產業和可持續發展產業,對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起著越來越明顯的促進作用。8月16日,記者從安徽省財政廳獲悉,今年以來,安徽省加強旅游發展全面性經費保障以推動旅游強省建設。
為讓傳統文化“活起來”,2023年,全省統籌資金3.5億元,推進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明中都皇故城建設等161個國家級和省級重點文物保護項目,資助全省728名國家級和省級非遺傳承人開展傳習活動,支持黃梅戲、宣紙制作等非遺項目傳承保護。
在傳統村落建設方面,全省爭取中央資金1億元,支持涇縣、金寨縣傳統村落集中連片保護利用。安排資金2500萬元,支持國家級和省級傳統村落保護利用工作。
在文化場館領域,統籌資金1億元,支持全省109個納入名單的博物館紀念館免費開放;省、市、縣累計投入1.4億元,推動全省1780個公共圖書館、美術館、文化館等免費開放。
為推動旅游交通便捷化,全省撥付資金45.9億元,支持推進“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全年計劃完成提質建設農村公路3000公里以上,實施農村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1萬公里,建設鄉鎮綜合運輸服務站41個,爭取更多市縣進入國家級示范。
通過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渠道支持文旅項目9.7億元,其中,支持民宿項目46個,農文旅綜合體項目110個,配套旅游基礎設施項目145個。
為做大做強旅游產業,今年安徽省充分利用市場化手段推進旅游產業發展。設立省文化和數字創意產業投資基金,總規模不低于55億元,重點投向與文化高度相關的旅游等相關行業。
此外,設立“大黃山”產業投資基金,總規模100億元,參與“大黃山”(皖南)生態型國際化世界級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建設,撬動社會資本,形成對文化旅游業的投入合力,為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賦能。
支持打造“大黃山”旅游品牌,新設1.8億元皖南國際文化旅游示范區建設專項資金,重點支持支持池州、安慶、宣城、黃山皖南四市休閑度假、創意經濟、體育賽事、醫療康養、會展經濟等高端服務業重大項目建設;引導擴大文旅消費需求,鼓勵各地通過發放消費券等方式促進非周末和淡季消費,省級對市縣發放文旅消費券給予補貼。
合肥通客戶端-合報全媒體記者 王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