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大批資金涌向了ETF,三季度至今也已有超760億份凈流入。與此同時,公募市場也誕生了首只規模超千億元的權益ETF。華夏科創50ETF、華夏上證50ETF、南方中證500ETF等多只寬基ETF的規模也超過500億元。從細分類別來看,在當前市場環境下,資金更傾向于借道寬基ETF進行布局。業內分析稱,寬基ETF可以有效地分散風險,而且通過對成分股權重的限制,能夠降低某一個股或者行業權重過重導致的非系統性風險。
市場布局ETF熱度持續高漲
8月7日,上交所數據顯示,華泰柏瑞滬深300ETF的最新份額數量為250.15億份,以當日收盤凈值4.063元計算,該產品規模首次突破千億元大關,成為首只千億級的寬基ETF產品,同時也成為目前市場上規模最大的非貨基金。
(相關資料圖)
公開資料顯示,華泰柏瑞滬深300ETF成立于2012年5月,是國內首只跨市場ETF,也是首只跟蹤滬深300指數的ETF產品。今年以來,該基金規模增長明顯。上交所披露數據顯示,該基金規模從5月初的約168億份,一路上漲到8月初的241億份,短短3個月時間,份額增幅高達40%。
統計顯示,截至目前,除了華泰柏瑞滬深300ETF外,華夏科創50ETF、華夏上證50ETF、易方達創業板ETF、南方中證500ETF等多只寬基ETF的規模也位居前列。
今年以來,大批資金涌入ETF。數據顯示,拉長時間至年內來看,市場布局ETF的熱度持續高漲,一季度、二季度ETF分別獲545.55億份、1919.49億份凈流入,三季度至今也已有超760億份凈流入。
資金為何頻頻流入ETF?“ETF往往是資金抄底大盤、布局藍籌股的工具,規模越大的ETF流動性也越好,易于形成頭部效應,吸引更多資金流入。”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向信息時報記者表示,近期ETF獲較多凈流入,也說明資金已關注到當前市場處于相對底部區域,擬通過布局ETF獲得抄底后市行情的機會。這也體現出,當前市場處于慢牛行情初期,雖然市場上漲過程會一波三折,但大趨勢已發生反轉。
寬基ETF成資金“蓄水池”
統計顯示,從細分類別來看,凈流入靠前產品均被寬基ETF、醫療ETF所包攬。僅從三季度以來看,華夏上證科創50ETF以149.85億份凈流入暫居榜首,同期,華寶中證醫療ETF、華泰柏瑞滬深300ETF凈流入均超過70億份,分別為73.3億份、70.48億份,位列第二、三名。
寬基ETF是指跟蹤寬基指數,也就是規模指數的ETF產品,其代表的不同類型的規模指數反映了A股市場中不同規模特征股票的整體表現。比如上證50、滬深300、中證500等ETF,都屬于寬基ETF。
與寬基指數相對應的是窄基指數,相較于寬基指數,窄基指數成分股的個股和行業更集中。比如中證風格指數的300成長、中證行業指數的300能源,中證主題指數的央企100等。
據悉,寬基ETF作為一種更簡單、更透明、更低成本的投資品種,能讓投資者投資更省心。在業內人士看來,寬基ETF持有的股票品種較多,能夠更好地分散風險,在市場波動較大、投資主題相對不明朗的情況下,通過寬基ETF進行權益資產的提前布局和配置相對來說比較適合。
博時基金認為,市場弱勢調整格局下,寬基指數ETF的持續流入反映了在指數整體的估值處于低位的背景下,投資者對權益市場配置價值的認可度在不斷提升。后續隨著經濟復蘇路徑逐漸清晰,投資者渙散的市場信心也有望逐漸聚攏,推動市場走向收獲的金秋時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