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一二三区,国产91露脸中文字幕在线,蜜桃av一区二区,aa视频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首頁 > 熱點 > 正文

4個能保命的“救急技能包”!廣州紅十字會醫院提醒:暑假出行,謹防意外受傷2023-07-07 08:21:22 | 來源:北京青年報官網 | 查看: | 評論:0

原標題:4個能保命的“救急技能包”!廣州紅十字會醫院提醒:暑假出行,謹防意外受傷

(記者/潘心怡 通訊員/胡穎儀)進入暑假,不少市民居家或出行頻次增多,中暑、燙傷、外傷或骨折等意外風險增加。7月5日上午,廣州市紅十字會醫院邀請燒傷與整形康復科(燒傷整形科)、骨科及急診科三位醫生分享燒傷、創傷、溺水和中暑情況下的現場救急步驟,并進行了直觀的現場演示。掌握這4個“救急技能包”,在他人或自己遇到意外時,都可能大幅減輕傷害,甚至挽救生命。

技能包一:


【資料圖】

發生燒燙傷,先大量沖水!

活用“五字訣”緊急處理

“從臨床上看,燒燙傷的高發年齡段是5歲以下的兒童和75歲以上的老人,50%以上的燒燙傷事故發生在廚房,每年約有2000萬人遭受不同程度的燒燙傷。”廣州市紅十字會醫院燒傷與整形康復科(燒傷整形科三科)副主任,副主任醫師李罡介紹,當燒燙傷發生,可用“沖、脫、泡、蓋、送”五字訣進行緊急處理,能夠最大限度地減輕傷害。

(1)“沖”:在發生燒燙傷事故后,第一時間用自來水沖患處30分鐘以上,時長以患處離開水源后不感到疼痛為準。這一步可達到止痛、消腫和降溫的效果。注意沖水時可以連著衣服一起沖,不需要先脫衣服,以免耽誤時間;

(2)“脫”:沖水結束后,輕緩地脫去覆蓋在患處的衣物。李罡提醒,脫的時候不要用力拉扯衣物,以免造成燙傷處皮膚的剝脫。對于比較難脫的衣服,可用剪刀小心地把衣服剪開,再慢慢脫掉,保持受傷皮膚的完整;

(3)“泡”:對于手腳處的燒燙傷,可以把患處直接浸泡在冷水里至少30分鐘。浸泡使用自來水就可以,不需要特別加入冰塊;

(4)“蓋”:完成以上步驟后,可用干凈的毛巾或紗布把傷口蓋住,起到暫時的保護作用;

(5)“送”:盡快把患者送到有燒傷專科的醫院進行救治。

李罡提醒,對于燒傷燙傷,預防遠勝于治療,建議市民用好“五字訣”,千萬不要輕信“涂醬油、涂牙膏治燙傷”等民間偏方,否則可能導致傷勢加重、傷口留疤。

技能包二:

戶外運動常見外傷骨折

“止血包扎固定”來幫忙

“暑假時期,很多家長帶孩子爬山、踢足球或打籃球,在活動中意外受傷時有發生。因此掌握急救知識中最重要的環節——止血包扎固定,很有必要。”廣州市紅十字會醫院骨科主治醫師王敏介紹,進行現場急救需要遵循三個重要原則,一是安全(確認周圍環境的安全)、二是簡單(越快達到治療和固定的目的越好)、三是有效(急救效果好,避免出現反效果)。

當體表或四肢的靜脈、毛細血管或小動脈出血時,加壓包扎是最常用的止血法。王敏表示,加壓包扎是每個家庭必備的救急知識。“加壓包扎并不是把敷料敷在傷口上就好,一定纏繞繃帶進行固定和止血。”他提醒,在包扎后要觀察傷口附近的血液運行情況,避免綁得太緊影響血液循環。

而當在戶外發生輕度骨折、又沒有專業固定用夾板時,可對傷口進行加壓包扎后,用樹枝等物品進行跨關節固定(如前臂骨折,樹枝的長度需要跨過腕關節和肘關節);如果有棉墊,還應對關節、肘窩或膝蓋窩等進行保護,減少壓力性損傷,并及時將傷者送往醫院治療。

“止血包扎固定”現場演示。

技能包三:

溺水者救急現場

用“ABCD”啟動基礎生命支持

暑假期間,溺水事件發生風險上升。廣州市紅十字會醫院急診科副主任醫師郭壯波介紹,當碰到有人溺水時,市民應盡快向周圍群眾呼救,有條件的盡快通知專業水上救助人員或者消防人員,同時撥打120求救。“溺水者的救助往往不能靠一個人完成,我們可向溺水者投遞一些竹竿、繩索進行救助。當溺水者被救起,我們就需要根據溺水者的情況進行生命支持。”

郭醫生表示,救助溺水者需遵循“ABCD”原則。

(1)A——開放氣道。把溺水者救助到岸邊后,要盡快給患者清理口腔里的泥沙水草,抬高患者的下頜,通過壓額抬頦法抬高患者的開放氣道,盡快給予患者人工通氣;

(2)B——人工通氣。在患者沒有呼吸的情況下,需要盡快進行2-5次的人工通氣,每次通氣時間大于1秒鐘;

(3)C——胸外按壓,施救者兩臂交叉垂直,用手掌根部按壓溺水者胸骨與兩乳頭連線的交界處,成人按壓深度是5-6厘米,嬰兒或兒童的按壓深度是達到胸部前后徑的1/3。按壓頻率約為100-120次每分鐘,胸外按壓跟人工通氣的比例為30:2;

(4)D——早期除顫。如果救助場所配有AED,需盡快連接AED給患者進行心臟除顫,可大大提高救治成功率。

溺水救急“ABCD”操作現場演示。

技能包四:

中暑救急四步走

處理妥當可大大降低重癥風險

眼下也是中暑高發的時節。“長期暴露于高溫高濕的環境中,如果出現頭暈、頭疼、渾身沒力,就屬于先兆中暑情況。”郭壯波介紹,廣東夏天溫度高,容易中暑的人群包括戶外運動員,戶外高溫作業者,患有基礎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系統疾病或甲亢的老年人,以及在室內時間較長的久病臥床者和兒童嬰幼兒。高溫環境、超負荷的體力活動或者是劇烈運動都是中暑的主要誘因。

郭壯波介紹,中暑根據其臨床表現,可分為先兆中暑、輕癥中暑和重癥中暑三個階段,在早期出現大量出汗、口渴、頭暈、頭痛,伴有全身乏力,體溫升高但低于38℃等癥狀時,就需要及時給患者進行救治。中暑的現場救護包括以下四步:

(1)盡快撥打120,把患者送到醫療機構進行專業治療;

(2)把中暑者從高溫環境轉移到陰涼通風處,同時讓患者平臥,解開患者的衣領,有助于患者的呼吸及散熱;

(3)通過物理措施進行降溫,用濕毛巾或冷水進行全身擦拭,或用冰袋放到患者頸部、腋窩及腹股溝大動脈處,把體溫降下來;

(4)盡快給患者補充適量溫開水或淡鹽水,注意要少量多次,每次大約每個小時500~1000毫升。

那么,人在戶外,應如何預防中暑?郭壯波提醒:市民需避免在高溫環境下長時間工作或劇烈運動,避免熱源直接照射,夏季出門隨身攜帶飲用水或含電解質的飲料,另外保證充足的睡眠與休息,也可以提高身體應對高溫的機能。

需要重點關注的是,在室內同樣有中暑的風險。一定要避免把嬰幼兒放置在密閉環境,如車廂中,并注意加強室內環境的通風散熱。(潘心怡)

(南方網)

上一篇:冰輪環境(000811):7月6日北向資金增持13.47萬股 最后一頁下一篇:

最近更新
?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凤庆县| 察隅县| 土默特左旗| 塘沽区| 安陆市| 黄浦区| 乐平市| 新乐市| 夹江县| 呼和浩特市| 澳门| 龙海市| 秦皇岛市| 驻马店市| 沭阳县| 芦山县| 台安县| 南漳县| 鄂温| 霍林郭勒市| 长沙县| 德庆县| 岫岩| 民丰县| 精河县| 景东| 嘉义市| 永昌县| 峨山| 南江县| 临澧县| 镇江市| 平陆县| 隆子县| 双柏县| 吴江市| 新竹县| 郎溪县| 垣曲县| 固始县| 于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