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華泰證券發布研究報告稱,國內充電樁迎來高增長,制造和運營均受益。未來在運營端盈利改善帶來市場化建樁需求,疊加國家以及地方政策刺激下,國內充電樁將迎來高增長。橫向對比充電樁制造鏈價值占比高的幾個環節,基于格局和壁壘首選模塊環節,看好中國制造鏈公司享受出海紅利。運營環節雖然目前參與者眾多,考慮資金要求和精細管理要求高,華泰證券看好市場化運營龍頭盈利優化,份額提升。
國內充電樁迎來高增長期,華泰證券預計市場規模23-25年CAGR為52.2%
國內充電樁行業經歷從無序到有序的發展,華泰證券預計未來公樁占比提升,以及直流快充占比提升。隨著新能車保有量增長帶來的充電需求和充電樁利用率提升,前期虧損較為嚴重的充電樁運營環節迎來盈利拐點,市場化建樁需求提升。政策層面,國家政策給出建設目標和配套輔助政策,各地方則出臺規劃目標和對應的補貼政策,推動充電樁建設提速。華泰證券基于新能車銷量持續增長以及車樁比持續下滑的核心假設,預計到2025年國內充電樁市場空間達725.0億元,對應23-25年CAGR為52.2%。
橫向比較制造環節優先看好模塊,看好制造鏈享受出海紅利
華泰證券對制造端幾個主要環節做梳理:模塊向更高功率和功率密度迭代是趨勢,具備三重壁壘高,格局好;充電槍向大功率液冷方向發展,頭部企業在液冷技術有領先優勢;整樁環節同質化程度高,技術壁壘相對低,格局相對分散。基于競爭格局和行業壁壘排序,華泰證券認為模塊>;充電槍>;整樁。充電樁制造環節受益于國內外需求共振,特別是出海能享受溢價紅利,關注認證和渠道有先發優勢的企業。
運營環節看好市場化運營龍頭盈利優化 ,份額提升
充電運營環節對資金和精細化管理要求高。目前充電運營市場參與者分為三類:市場化的運營平臺,電網公司,地方城投等。華泰證券認為市場化的頭部運營商在和地方政府企業合作、獲取土地使用權、科學選址、構建運營數據網絡等方面具有規模效應的優勢,且在充電效率管理上更精細。未來隨著充電樁成本下降,以及利用率、單樁功率、度電收入的提高,頭部運營企業的盈利性有望逐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