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印發《關于開展改善就醫感受提升患者體驗主題活動的通知》,提出2023至2025年在全國實施改善就醫感受、提升患者體驗主題活動,進一步解決人民群眾看病就醫的急難愁盼問題,改善全過程就醫感受,提升患者體驗,保障人民群眾享有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成果。
隨著生活水平提升,群眾對健康有了更高要求,多元化、多層次的醫療服務需求日益增加,不僅要看得上病、看得好病,還要看病更舒心、服務更體貼。因此,就醫感受和體驗成為患者及家屬關注的重點問題。說起就醫體驗,不少人還是能羅列出一些“堵點”:自助取號、繳費排長隊;起大早辦住院,辦完手續已近中午……面對這些問題,醫管部門正在積極通過提升醫療服務全過程中的舒適化、智慧化、數字化水平,改善人民群眾看病就醫感受。此次印發的《通知》,圍繞看病就醫全流程,制定20條具體舉措,涵蓋診前、門診、急診急救、住院、診后等醫療各個環節,并提出改善貫穿醫療服務全程的基礎性、支撐性工作,各項措施環環相扣,要求具體詳實,具有現實的可操作性和易考核性。
提升就醫體驗,要持續推進醫療行業提高服務質量。據統計,目前全國50%的二級以上公立醫院開展了預約診療服務,超過4800家醫院能夠提供精準的分時段預約診療,另有2000多家醫院提供多學科診療服務,解決疑難危重疾病診斷難的問題。同時,近60%的三級公立醫院、36%的二級公立醫院開展了日間手術,其中國家一級推薦目錄超過700項,有效緩解了手術難的問題。這些舉措提升了患者就醫的方便程度和效率。
改善就醫感受,要進一步優化醫療機構的服務意識。目前,我國醫療資源配置不斷優化,但醫療資源的區域、城鄉不平衡問題還沒有完全解決。一些醫療機構仍存在服務意識不到位的情況。改善就醫感受和體驗,要進一步推動醫療機構優化服務,形成流程更科學、模式更連續、服務更高效、環境更舒適、態度更體貼的中國式現代化醫療服務模式。
對醫療機構來說,從患者視角出發,與患者換位思考,才能真正了解需求,有效提升服務質量和效率。比如,盡管個體感受差異大,但人們普遍對醫院里便捷、善意的安排與設置有共鳴。核磁檢查室里的一張毯子,衛生間里的無障礙廁位,住院區的共享陪護床,乃至候診區域的一個電源插座,都會讓患者和家屬感到暖心,體會到醫療機構的用心。
健康為人人所共求,舒心服務是化解“看病煩”的一劑良藥。期待醫療機構將改善服務作為重要工作內容,切實提升人民群眾就醫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責編:王卓
主編:張赫
校對:喬靖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