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五月江南碧蒼蒼,蠶老枇杷黃。”2023中國杭州塘棲枇杷節近日在杭州市臨平區塘棲鎮開幕,美味多汁的枇杷吸引眾多市民游客前往。以枇杷為媒,以節會友,連續舉辦了25屆的塘棲枇杷節,已累計接待游客破千萬人次,實現營業總收入超25億元。一顆顆枇杷催生了當地的富民產業。
塘棲素有“中國枇杷之鄉”美譽,枇杷種植歷史悠久,發軔于隋,繁盛于唐,極盛于明末清初,至今已有1400多年歷史。據考證,隋煬帝開掘運河之時,開河民工隨塘而棲,塘棲由此得名;塘棲超山枇杷野果味道鮮美,“采而種植,初成枇杷園”,塘棲枇杷始種于此。唐代《塘棲·地理志》記載:“余杭郡歲枇杷”,塘棲枇杷因品種優良,被列為唐朝宮廷貢品。
塘棲枇杷果形美觀、色澤金黃、果大肉厚、汁多味甜,深受消費者喜愛。跨越千年,塘棲枇杷品質也不斷改良。目前塘棲枇杷已形成白沙、大紅袍、紅毛丫頭、寶珠、夾腳、楊墩等十余個品種,其中尤以軟條白沙為佳。
為打造“塘棲枇杷”品牌,多年來,當地大力開展品牌化經營,提升改善枇杷品質,規范振興本地枇杷產業。1999年5月,塘棲鎮政府正式推出塘棲枇杷節,以枇杷產業為主線,整合美麗鄉村、水鄉風情、古鎮風貌等旅游優勢資源,積極打造枇杷生態觀光旅游帶,助力實現生態農業與鄉村旅游業緊密結合、互動發展。2008年3月,“塘棲枇杷”被認證為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成為塘棲的“金字招牌”。
為進一步擴大銷售渠道,塘棲還著力加快枇杷產業與“互聯網+”的深度融合,積極探索塘棲枇杷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營銷新模式。“我們采用線下線上同步的策略,線下堅持‘枇杷五進’,即進市場、超市、企業、學校與社區;線上同百果園、好易購、淘寶、鮮豐水果等公司簽有戰略合作協議,打通了塘棲枇杷的銷售網絡。”塘棲枇杷行業協會會長張國順告訴記者。不僅如此,2018年起,塘棲枇杷還走出國門,銷售至新加坡、阿聯酋等國家,成為了國際性品牌。
據介紹,為了保障枇杷從開花到結果均在適宜環境之下,從而擁有更佳品質口感,塘棲鎮搭建了許多智慧大棚,均安裝有智能溫控系統、滴灌設備、自動排風扇等電氣化設備。而設置在塘棲枇杷產業博覽館內的塘棲枇杷大數據信息動態屏,則采用數字收集與處理技術,實時匯集并展示塘棲鎮全部枇杷種植園的天氣、面積、農期、銷量等枇杷產業核心數據,便于果農隨時了解枇杷產業情況。
“在數智賦能下,塘棲枇杷成為名副其實的‘金果子’。”臨平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塘棲將繼續構建以數字經濟為引領的塘棲枇杷全產業鏈體系,打造枇杷美麗經濟,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記者呂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