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服務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云服務是基于互聯網的相關服務的增加、使用和交互模式,通常涉及通過互聯網來提供動態易擴展且經常是虛擬化的資源。云是網絡、互聯網的一種比喻說法,過去在圖中往往用云來表示電信網,后來也用來表示互聯網和底層基礎設施的抽象。云服務指通過網絡以按需、易擴展的方式獲得所需服務,這種服務可以是IT和軟件、互聯網相關,也可是其他服務,它意味著計算能力也可作為一種商品通過互聯網進行流通。
【資料圖】
云服務行業產業鏈主要由上游基礎設施、中游云服務提供商、下游終端用戶三個部分組成。其中基礎設施主要包括芯片、交換機、服務器、路由器、光模塊等;下游終端用戶涉及各個領域,主要有互聯網、政府、金融、服務、醫療等領域。
受新冠疫情影響,線下面對面接觸受到諸多限制,線上“非接觸式”服務得到空前關注,互聯網在線業務整體流量趨好。從細分賽道來看,辦公管理類服務的使用時長上升顯著,尤其以各類視頻會議產品為典型;學習教育類產品的上升主要得益于各類校內與校外機構的遠程教育培訓需求;疫情期間的視頻服務、智能穿戴、健康醫療等產品也獲得了更多使用。總體而言,視頻類服務作為現階段數據流量消耗的重要場景,其不斷攀升的需求將直接拉動市場對基礎云資源的需求。
過去幾年,全球云服務市場保持穩定增長態勢。2020年,全球經濟出現大幅萎縮,以IaaS、PaaS和SaaS為代表的全球云服務市場增速放緩至13.1%,市場規模為2083億美元。從全球云服務市場結構情況來看,2020年全球云服務市場中,SaaS市場規模為1028億美元,占比為49.35%;PaaS市場規模為463億美元,占比為22.23%;IaaS市場規模為592億美元,占比為28.42%。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云服務行業發展分析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顯示:
數據中心的發展和數據中心密不可分,一方面,數據中心的行業的發展推動了我國數字經濟的增長,另一方面,數字經濟的增長也為我國數據中心的發展提供了充足的增長動力。據資料顯示,近年來我國數字經濟延續蓬勃發展態勢,規模由2005年的2.6萬億元上升至2020年的39.2萬億元。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的云計算發展調查報告顯示,2020年超過半數的企業對本地數據中心與云資源池間的互聯需求強烈,為我國云服務行業的發展提供了動力。
云服務器是一種簡單高效、安全可靠、處理能力可彈性伸縮的計算服務。其管理方式比物理服務器更簡單高效。用戶無需提前購買硬件,即可迅速創建或釋放任意多臺云服務器。服務器是云服務平臺架構主要的設備之一,隨著我國5G、大數據中心、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等七大領域新型基礎設施的建設進度加快,我國服務器出貨量也隨之逐年遞增。據資料顯示,2021年中國服務器出貨量為391.1萬臺,同比增長11.7%。
安全問題儼然成為云計算產業發展痛點,而產業規模的擴大需要解決和改善云安全問題,云計算的發展能夠進一步推動云安全行業發展。目前云安全行業處于高速發展階段,在云計算市場占據主要市場規模情況下,云安全市場需求大,較于其他細分領域,云安全投融資熱度高。
云計算安全漸漸引起行業企業和市場客戶的重視,需求也隨著市場擴大而快速增長。云計算技術的發展推動了網絡安全行業的進步,云安全服務作為網絡安全服務的最新服務形式,將云計算技術和業務模式應用于網絡安全領域,以云的方式交付安全能力,實現了安全即服務,在網絡攻擊更加復雜化的環境下云安全服務已經成為網絡安全重要發展方向。
從云服務專利情況來看,隨著我國云服務產業及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國云服務相關專利的申請數量不斷增加。據資料顯示,2021年我國云服務相關專利申請數量為5914項,較去年減少996項。
云服務行業未來發展前景分析
目前我國已將云安全服務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重要領域之一,其中在北京、上海、成都等30多個省市相繼推出了各有側重的云計算產業規劃,云計算產業布局正在形成,云安全服務產業發展明顯加快,未來具有巨大的市場潛力和空間。未來幾年,隨著云服務市場逐步啟動和快速發展,我國新型云服務中心的需求量不斷增加。
從2018年開始,行業出現更多針對云管理平臺、工作負載和企業SaaS應用的攻擊。各安全企業紛紛布局云安全防線,切實提供云服務安全應用,保護包含用戶信息的應用及服務免予侵擾。2020年,中國云安全服務市場規模約為79.6億元,較2019年上漲了44.5%,中國云安全服務市場處于爆發式增長階段。云安全服務帶來網絡安全行業商業模式的變革,各市場注入新的活力和增量,將成為網絡安全行業極具發展前景的細分市場。
中研普華利用多種獨創的信息處理技術,對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傳遞,為客戶提供一攬子信息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最大限度地降低客戶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把握投資機遇,提高企業競爭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3-2028年中國云服務行業發展分析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