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6月1日,觀眾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古代中國”展廳參觀西漢錯金銀云紋銅犀尊。
6月1日,北京,觀眾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參觀“數說犀尊”展覽。
本次展覽依托館藏西漢錯金銀云紋銅犀尊打造集三維數據采集、數據融合、互動展示、活化利用、環境監測于一體的智慧展廳。通過互動設備將數字展廳與陳列原文物的“古代中國”展廳聯動起來,使觀眾的視野從一個展覽延伸到多個展覽,在感悟歷史的同時,切身體會到現代技術帶給博物館的無限可能。
本報記者 王偉偉 攝
(資料圖片)
6月1日,觀眾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古代中國”展廳參觀西漢錯金銀云紋銅犀尊。
6月1日,北京,觀眾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參觀“數說犀尊”展覽。
本次展覽依托館藏西漢錯金銀云紋銅犀尊打造集三維數據采集、數據融合、互動展示、活化利用、環境監測于一體的智慧展廳。通過互動設備將數字展廳與陳列原文物的“古代中國”展廳聯動起來,使觀眾的視野從一個展覽延伸到多個展覽,在感悟歷史的同時,切身體會到現代技術帶給博物館的無限可能。
本報記者 王偉偉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