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年多來,存儲芯片價格以來一直跌跌不休。盡管需求仍不及預期,庫存仍面臨壓力,但各大廠商已經難以繼續承受降價后果。5月16日,據供應鏈人士透露,長江存儲已經正式通知NAND漲價,漲價幅度約 3-5%左右。興業證券指出,存儲芯片需求仍保持較低水平,而供給端來看,隨著各大廠商主動去庫存和減產,供需關系有望持續改善。
存儲芯片為嵌入式系統芯片在存儲行業的具體應用,下游需求主要有智能手機、電腦等消費電子以及新能源汽車等汽車電子等。
【資料圖】
2022年下半年以來,全球消費電子景氣下滑導致存儲芯片需求下降,存儲芯片價格大幅走低。2023年,在承接了前期TMT板塊的大行情后,或是存儲芯片廠商的業績不及市場預期,進而開啟一輪股價下行區間。市場研究機構TrendForce的數據顯示,DRAM(動態隨機存儲器)平均價格在2022年第三季度暴跌31.4%,在第四季度跌幅擴大到34.4%,今年一季度平均銷售價格跌幅仍有20%。
雖說之前三星已宣布正式開啟減產,但減產效果并不能立即全面顯現,疊加各家存儲芯片原廠的庫存水位仍處于歷史高點,供應鏈認為短期內存儲芯片產業仍處于買方市場。
不過,近期行業有止跌跡象出現。不論是產業鏈廠商還是機構與券商分析師,大多對存儲芯片遠景抱有樂觀態度。
隨著存儲芯片下游持續消化庫存,大廠減產幾乎已“減無可減”。有報道稱三星電子已經通知分銷商,將不再以低于當前價格出售DRAM芯片,換言之,它們或認為現階段價格已是最低行情,不再響應降價要求。同時,部分供應商如美光、SK海力士已經啟動DRAM減產,調研機構預計DRAM價格在第二季度跌幅收窄。
據報道,存儲芯片廠商鈺創董事長盧超群近日透露,DRAM行業庫存水平已開始縮減。在存儲原廠產量減少的趨勢下,現階段公司利基型DRAM,有一半客戶“活絡”起來,預期年底這一比例可以恢復到100%。
另外,業內預計,三星供給產出減少約需要2-3個月的過渡期,三星減產為產業帶來的正面效益約在3-6個月之后顯現,最快可能在6月底見效。
有媒體報道稱,為應對低迷且疲弱的存儲市場,兩家全球知名的存儲芯片廠商——日本的鎧俠和西部數據公司(WDC.US)正在加快合并談判,并敲定交易結構。
興業證券指出,存儲芯片需求仍保持較低水平,而供給端來看,隨著各大廠商主動去庫存和減產,供需關系有望持續改善。基于目前供需關系,分析師認為存儲行業當前正處于景氣筑底階段,今年有望實現景氣修復,下半年行業需求有望觸底回升,看好相關領域公司的業績修復趨勢。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AIGC大熱,對于AI服務器需求大增,而AI服務器所需DRAM容量為常規服務器的8倍,NAND Flash是常規服務器的3倍,直接拉動DRAM和NAND需求大幅增長。此外,AI大模型龐大的數據集需要更大容量的NANDFlash存儲數據。據悉,GPT-3的參數量已達1750億個,GPT-4則需要更多。
中金證券指出,隨著參數量及訓練數據集的大幅增加,AI大模型對于算力的需求高速增長。對于多個AI加速卡組成的算力系統而言,更高效的模型迭代一方面需要更高的單顆AI芯片算力,同時也對存儲器的容量及帶寬提出了更嚴苛的要求。同時近期該機構也觀察到Samsung、SK Hynix、Micron等存儲大廠宣布減產等事件,認為隨著需求側的AIGC等應用創新以及供給側的全球產能逐步出清,存儲行業供需關系有望改善。
中泰證券表示,存儲板塊有望較早復蘇,一季度海力士、美光、三星半導體部門創近十年最大虧損,各家廠商降低產出、推動供需情況改善,且行業具備量價齊升邏輯,疊加AI強驅動,存儲廠商有望迎業績與估值的戴維斯雙擊。
相關概念股:
上海復旦(01385):作為國內芯片設計企業中產品線較廣的企業,公司的業務囊括了安全與識別芯片、非揮發存儲器、智能電表芯片、現場可編程門陣列(FPGA)四大類產品線。此外,公司通過控股子公司華嶺股份為客戶提供芯片測試服務。
中芯國際(00981):中芯國際近期接受投資者調研時表示,二季度,公司收入和產能利用率預計有所恢復,急單主要是來自12英寸特別是40納米和28納米的新產品。40納米和28納米已恢復到滿載,復蘇的領域包括DDIC,攝像頭、LED驅動芯片等。
華虹半導體(01347):一季報顯示,公司一季度實現營收6.31億美元,同比增長6.1%,環比持平;母公司擁有人應占利潤1.52億美元,同比增長47.9%,環比下降4.3%;毛利率32.1%,同比上升5.2個百分點,環比下降6.1個百分點。一季報顯示,華虹半導體本季度末月產能32.4萬片8英寸等值晶圓,總體產能利用率為1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