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下午,青海鹽湖藍科鋰業舉行了600萬噸工業級碳酸鋰拍賣,最終以24.1萬至25.1萬元/噸成交。這一價格不僅高于當日國產工業級碳酸鋰現貨價格,也高于電池級碳酸鋰現貨價格。國泰君安指出,節后鋰價延續回暖態勢,產業鏈下游從車企到電池廠均開始白熱化競爭,降本壓力向上游傳導短期對鋰價有所壓制,但上半年歷來為需求淡季,在下游車企規模化降價的情況下,下半年旺季需求仍可期待。
成立于2007年的藍科鋰業是國內鹽湖提鋰龍頭企業青海鹽湖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是鹽湖股份碳酸鋰的主要生產擔綱。
(資料圖)
此前,5月8日藍科鋰業曾預售2400噸工業級碳酸鋰,擬定售價為18萬元/噸,部分廠家提前提走一定數量的貨物。8日當天,藍科鋰業發布了《鹽湖競價公告》,稱將進行碳酸鋰貨物競價。
上海有色網數據也顯示,5月11日,國內電池級碳酸理價格漲16500元/噸報22.5萬元/噸,創逾一個月新高,近5日累計漲45500元。5月以來,電池級碳酸鋰價格累計反彈25%、工業級碳酸鋰價格反彈30.5%。4月27日至今9個交易日,電池級碳酸鋰價格已實現9連漲。
值得注意的是,不僅鋰價開始反彈,從產業鏈多家廠商近期表態來看,多環節需求開始回升,排產逐步恢復,與此同時,從產業鏈中上游價格來看,多環節材料價格已開始企穩或開啟止跌回升。
東高科技投研學院副院長揭沖表示,在推進新能源汽車下鄉等政策引導下,我國新能源汽車消費增長區域正在向農村轉移,預計到2030年我國農村汽車千人保有量有望達到160輛,總保有量將超過7000萬輛,市場規模或達5000億元。同時,近日發布的關于部署加快建設充電基礎設施,更好地支持了新能源汽車下鄉政策,將進一步推動行業需求釋放。
作為鋰電池的重要原材料,國內碳酸鋰的價格近半年暴跌了近70%,“下跌”成為碳酸鋰行業的主要特征。從去年年底的每噸近60萬元跌至20萬元以下,碳酸鋰價格在4個多月下跌了66%,并在4月12日擊穿20萬元/噸的價格線,創下近一年新低。進入2023年5月,碳酸鋰價格終于止跌回升,釋放出了鋰電行業的復蘇信號。在業內人士看來,在中游電池廠商庫存水平回退的影響下,碳酸鋰市場需求正在回暖。
據百川盈孚分析,目前下游錳酸鋰及磷酸鐵鋰市場需求有所回暖,整體需求略有增量,終端需求恢復情況有限。目前在成本支撐下,鋰鹽廠挺價惜售意愿較強。盡管鋰鹽廠碳酸鋰庫存仍在高位,但低價貨源多不對外出售。受買漲不買跌心態影響,下游及貿易上多積極入市詢盤,商談氛圍好轉。
不過,展望鋰價后市,百川盈孚則保持相對謹慎。其表示,市場博弈狀態持續,下游雖積極入市詢盤,但多詢低價貨源。碳酸鋰成本支撐較強,但終端需求改善有限,向上傳導價格采購端未見明顯增量,雖積極入市詢盤,但恢復情況一般,采購仍然謹慎。
財通證券指出,碳酸鋰終端需求方面,市場情緒和剛性采購帶動市場活躍性,同時業內惜售情緒較高,貨源價高者得。此外,近期特斯拉通過小幅漲價的方法提振消費者信心、緩解毛利率壓力,短期看有望刺激觀望訂單,帶動上游鋰電產業鏈生產復蘇。
國泰君安指出,節后鋰價延續回暖態勢,5月下游企業整體排產向好,另外國內需求正由淡季向旺季過渡,生產廠家惜售挺價情緒明顯。但是碳酸鋰庫存仍在高位,需求復蘇力度暫未落地,預計鋰價仍在筑底過程,但股票價格或領先于鋰價修復。產業鏈下游從車企到電池廠均開始白熱化競爭,降本壓力向上游傳導短期對鋰價有所壓制,但上半年歷來為需求淡季,在下游車企規模化降價的情況下,下半年旺季需求仍可期待。
相關概念股:
贛鋒鋰業(01772):公司主營業務包括三大類:鋰化合物及金屬鋰、鋰電池以及鋰電池回收。2022年公司營業收入418.23億元,同比增長274.68%;歸母凈利潤為205.04億元,同比增長了292.16%。
天齊鋰業(09696):公司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14.49億元,同比增加117.77%;歸母凈利潤為48.75億元,同比增長46.49%,公司表示聯營公司全球第二大鋰生產商SQM(智利礦業化工)一季度業績大幅增長增厚了投資收益。
天能動力(00819):公司是以動力電池制造與服務為主,集新能源動力電池、汽車起動啟停電池、儲能電池、電動特種車動力電池等多品類電池的研發、生產、銷售,及廢舊電池回收和可再生資源循環利用、綠色智能制造產業園、智能物流平臺等為一體的能源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