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由已宣布股票回購計劃的公司組成的指數今年迄今為止上漲了14%,表現優于歐洲股市大盤。據悉,今年以來,歐洲公司已經宣布的股票回購規模達到近700億美元,因油價飆升而現金充裕的能源公司和高利率環境下收入提高的銀行是其中的“主力軍”。歐洲本月的股票回購潮讓投資者感到高興。然而,經濟的不確定性正在增加,股票回購帶來的刺激不會持續太久。通脹對利潤率造成的壓力、以及保留現金的需要可能會使歐洲公司今后更難維持股票回購計劃。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美國銀行量化策略師Paulina Strzelinska表示:“只有全球經濟復蘇才能有助于公司盈利,并推動歐洲持續多年的股票回購增長趨勢。”她補充稱,雖然新宣布的股票回購計劃較上一季度增加了50%以上,但大多數集中在銀行和能源領域,而這兩個行業“對盈利有結構性支持”。
在歐洲,股票回購在股東回報方面并不像分紅那么受歡迎,但股票回購的速度正在加快。美國銀行的數據顯示,去年歐洲地區的股票回購收益率升至2011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維持股票回購已成為歐洲股市表現的關鍵因素。Sanford C. Bernstein的策略師表示,股票回購是其增持歐洲股票的另一個原因。策略師Laurent Douillet和Kaidi Meng也指出,歐洲斯托克600指數成分股公司中,今年宣布新的回購計劃的股票單日平均漲幅為1.5%,而哪些在過去兩年有過大規模回購但目前宣布暫停或沒有持續的公司的股票單日平均跌幅為3%。
化工巨頭巴斯夫、啤酒巨頭嘉士伯和法國興業銀行等股票因今年令人失望的回購預期而下跌。相比之下,汽車制造商梅賽德斯奔馳、石油巨頭英國石油(BP.US)和法國烈酒集團保樂力加在宣布新的回購計劃后股價均迎來大漲,奢侈品巨頭路易威登集團的股價在宣布計劃回購最高達15億歐元的股票后也在今日實現上漲。
在股票回購方面表現不佳的公司受到了市場的懲罰
高盛策略師Sharon Bell表示:“我們估計,去年歐洲股票的最大買家是回購自家股票的公司。”她補充稱,盡管今年可能不會出現這種情況,但考慮到共同基金資金流動的潛在回報,買盤仍可能很大。
不過,一些策略師則警告稱,除非公司基本面強勁,否則股票回購的這一趨勢不會真正站穩腳跟。目前,市場對歐洲央行進一步收緊政策的押注增加,經濟出現衰退的可能性很大,公司基本面保持強勁看起來似乎不太可能。
隨著2023年歐洲企業盈利預計將下降,部分公司的股東在回報上可能面臨風險。通脹帶來的壓力迫使嘉士伯、BATS、荷蘭國際集團(ING.US)和德意志銀行(DB.US)等公司不再繼續回購股票。而如果經濟狀況惡化,回購也將退居其次,因為公司需要保存資本。
摩根士丹利量化策略師Ronald Ho上周就曾警告稱,關鍵的風險在于,歷史上回購力度很大的公司可能會出人意料地改變方向,并停止回購計劃。
數據顯示,能源行業去年在回購方面支出了410億歐元,該行業今年的回購支出降幅預計最大;金屬和礦業公司不僅削減了股票回購計劃,還削減了因大宗商品價格下跌和運營支出增加而產生的股息。
策略師Laurent Douillet和Kaidi Meng表示,歐洲的公司可能會發現,減少去年那種大規模的股票回購計劃具有挑戰性,因為投資者已經嘗到了股票回購帶來的甜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