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2月28日,信義光能(00968)股價下挫。截至收盤,信義光能跌9.21%,報8.38港元,成交額6198.96萬港元。消息面上,信義光能公布2022年全年業績,去年純利按年跌22%至38.2億元,低于市場普遍預期的44.17億元,業績疲弱主要是由于成本上漲導致利潤率收縮,以及下半年銷量遜預期所致。中原證券表示,光伏玻璃行業存在產能階段性過剩風險,生產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在于成本控制力,龍頭企業有望穿越盈利周期低谷。
公告顯示,2022年,信義光能實現收益同比增27.9%至205.44億港元,股東應占溢利同比降22.4%至38.2億港元,每股盈利42.95港仙,擬派每股末期股息10.0港仙。該公司稱,純利率減少主要由于太陽能玻璃業務經營溢利下降;與電價調整(補貼)應收款項的扣減相關的太陽能發電場業務收益減少;金融及合約資產的減值虧損;財務成本上升;以及若干太陽能發電場的稅率較高。
對此,瑞銀發布研究報告稱,維持信義光能“買入”評級,將今明年每股盈利預測下調8%/9%,以反映潛在的利潤率壓力,指出太陽能需求復蘇及太陽能玻璃庫存下降都可能是行業主要催化劑,目標價由20港元下調至18.2港元。
瑞銀表示,公司去年純利同比跌22%至38.2億元,低于市場普遍預期的44.17億元,業績疲弱主要是由于成本上漲導致利潤率收縮,以及下半年銷量遜于預期所致。管理層透露,今年有7條新生產線已獲批,新增每日產能7000噸。瑞銀預計,今年有效產量將同比增長50%以上。今年首季燃氣成本按季基本持平,純堿價格按季輕微上升。管理層預計天然氣價格將在冬季供暖后回落。
花旗在研究報告中指出,予信義光能“買入”評級,目標價12.5港元。公司去年純利遜于預期,但現金流因補貼而取得改善。該行認為可歸因于產品平均售價下降及生產成本上升,令太陽能玻璃毛利率同比減少13.5個百分點,加上太陽能電站電費補貼削減及可再生能源補貼下調風險,完全抵銷因太陽能玻璃銷量增長收入升幅。不過,去年電費補貼仍取得升幅,主要來自合資格項目。
放眼整個光伏玻璃行業,2022年,全國光伏壓延玻璃行業總體呈現“產能產量大幅增長、價格低位運行”的運行態勢。
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官網公布了2022年光伏壓延玻璃行業運行情況。產能產量方面,全國光伏壓延玻璃在產企業40家,共計128窯442條生產線,產能8.4萬噸/日。2022年全年光伏壓延玻璃累計產量1606.2萬噸,同比增加53.6%,但市場銷售價格卻并不理想。其中2毫米、3.2毫米光伏壓延玻璃平均價格分別為20.8元/平方米、27元/平方米,同比下降11.9%、6.1%。
從需求看,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光伏發電新增并網容量87.408GW,其中集中式光伏電站新增36.294GW、分布式光伏電站51.114GW。截至2022年底,全國光伏發電累計并網容量392.04GW,其中集中式光伏電站234.42GW、分布式光伏157.62GW。
中郵證券發布研究報告稱,光伏玻璃需求端受益于光伏裝機高增預期,行業成長屬性凸顯。當前光伏玻璃供給端相對充裕,原燃料價格高位運行,行業盈利正處于周期底部,預計后續價格繼續下降空間有限。
中原證券表示,光伏玻璃供需兩旺,龍頭企業有望穿越盈利周期低谷。光伏玻璃具備良好的封裝性能,實現對傳統高分子背板的替代,并且隨著光伏組件輕量化、雙玻組件以及新技術的不斷發展,蓋板玻璃向薄片化發展。能源結構轉型和保障能源安全背景下,國內外光伏裝機需求旺盛,帶動光伏玻璃需求持續增長。而受光伏玻璃準入門檻放松,行業快速擴產影響,光伏玻璃行業存在產能階段性過剩風險。光伏玻璃生產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在于成本控制力,龍頭光伏玻璃廠商競爭力突出。
信義光能 光伏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