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華爾街對周二CPI的反應表明,投資者意識到美國的通脹可能會在更長時間內保持高于美聯儲的目標水平。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教授、前美聯儲經濟學家肯尼斯·羅格夫(Kenneth Rogoff)和國安聯集團首席經濟顧問埃里安(Mohamed El-Erian)表示,2%的通脹目標是問題的一部分。他們都認為未來一段時間美國利率水平將會更高,而更高的實際利率意味著更低的市場資產價格。
羅格夫表示:“回過頭看,美聯儲早就應該將通脹目標制定在3%,而不是現在的2%。“如果現在修改通脹目標,意味著后面可能還得再改。美聯儲的允許通脹上升更長時間,但通脹最終會回到2%,只是需要更長的時間的觀點。這將只是一種對通脹的說辭。”
數據顯示,周二公布的1月份季調后CPI為6.4%(前值為6.5%),超出市場預期(6.2%)。盡管美聯儲幾個月來一直在加息,但現通脹仍遠高于目標,令美股大幅下挫。報告發布后,美聯儲官員表示,可能需要繼續維持緊縮政策,以確保通脹持續下降。
埃里安也認為,美聯儲堅持了一個難以實現的通脹目標。其指出,美聯儲已經在如此漫長的時期內并沒有達到(既定的2%)通脹目標。現在想要進行調整,將是一件難事。就算現在決定調整通脹目標,美聯儲信譽損失將超過以往。埃里安稱,未來通脹可能將停留在3%到4%,而美聯儲一直承諾未來將會達到2%的目標。”
羅格夫和埃里安都認為未來一段時間內利率會更高。
羅格夫指出:“當通脹開始下降時,我們不能確定利率一定會下降到2022年之前的水平。未來十年,美國經濟將以比以往更高的實際利率著陸。” 美聯儲必須弄清楚長期利率的終點為何時,這樣我們就能避免通脹持續現象發生。”并且,羅格夫稱,“更高的實際利率將意味著總體上更低的資產價格。”
盡管埃里安告誡市場參與者對相對經濟實力和利率上升可能帶來的結果“保持開放的心態”,但其表示,“最有可能的情況(50%的概率出現)為我們最終會出現3%至4%的粘性通脹。”埃里安稱,“美聯儲隔夜拆借利率的峰值將高于市場預期的水平,并將持續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