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國際能源署(IEA)執行董事法提赫·比羅爾(Fatih Birol)表示,中國經濟有望實現強于預期的反彈,從而提振石油和天然氣的需求,預計今年全球石油需求將增加近200萬桶/日,而中國的需求可能會占到這一預期的一半左右。
在為期三天的能源論壇周一開幕前夕,比羅爾指出:“如果中國經濟的發展比我們想象的更強勁,全球石油和液化天然氣需求將上升。”
他還稱,中國的航空燃料消費已經極其強勁,如果繼續以同樣的速度增長,這可能會增加整體石油需求。中國需求的增長也將對液化天然氣產生重大影響,因為根據IEA的數據,目前進入市場的液化天然氣數量處于歷史最低水平。
由于市場擔憂美國庫存增加以及需求存在不確定性,1月份油價連續第三個月下跌。截至發稿,布油上漲0.18%,報80.08美元。市場也對中國的復蘇步伐持謹慎態度,數據顯示制造業、汽車和住宅銷售持續疲軟。
(來源:英為財情)
RBC Capital Markets上周發布一份報告稱,在有證據表明需求增加之前,歐佩克及其盟友將對增產保持“極其謹慎”的態度。
比羅爾表示,七國集團和歐盟周日對包括柴油在內的俄羅斯燃料出口實施了新的價格上限,這可能會因貿易流動的調整在初期造成一些供應困難。在這種情況下,印度將有機會在未來幾個月增加柴油出口。
國際能源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