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也不曾想,馬云的到訪,竟然給名不見經傳的正大企業國際(03839)市值增長近7倍。
(相關資料圖)
據智通財經APP觀察,自2023年1月30日以來,正大企業國際股價連續暴漲,三個交易日內股價累計達683.54%。
究竟是一場什么樣的會面,能導致市場反應如此激烈?
母公司曾與阿里巴巴合作
據媒體報道,馬云近期再與泰國首富、正大集團(Charoen Pokphand Group)資深董事長謝國民會面。馬云上月曾到訪泰國曼谷考察正大集團,并獲謝國民親自接待,此次是二人在不足一個月間第二度會面,引發外界對于二人投資合作的猜測。
據了解,正大企業國際是正大集團旗下的子公司,后者持有其53.1%股權,日本伊藤忠商事株式會社持有其25%股權。
而正大集團是泰籍華人謝易初于1921年創立的知名跨過企業,在泰國亦稱卜蜂集團。經在動物飼料、食品、種業、電商、制藥、電子、金融和綜藝等領域均有涉足,是中國外商投資規模最大、投資領域最多的跨國企業集團之一。正大企業國際則是正大集團旗下從事金霉素生產與銷售,并從事機械設備銷售、租賃以及維修服務的一員。
而會見馬云的謝國民,是正大集團的第二代領導人,也是著名的華商領袖。
企業家的會面,十分正常,但在正大集團這里,顯得頗有曖昧的意味。早在2016年,阿里巴巴與正大集團簽訂過戰略合作協議。
2016年,正大集團與阿里巴巴、螞蟻金服雙方在農牧食品、電子商務、金融服務、農業服務、物流、商業零售及精準扶貧方面達成戰略合作關系。例如,村淘與正大集團當年就啟動了農資電商合作項目,在結合自身線上線下優勢資源搭建農技服務等增值服務體系。
而在金融領域,螞蟻金服對正大旗下Ascend Money展開戰略投資,寄望打造泰國版支付寶。
在中國市場的金融方面,正大集團提供養殖技術服務,螞蟻金服提供金融支持,通過雙方的合作實現產業和金融的協同。
馬云到訪正大集團,二者是否再度聯姻并沒有確切消息,但由于此前合作過,加上馬云短期內兩次考察正大集團,這也就不難理解市場解讀為正大集團將再次與阿里巴巴及螞蟻金服達成合作關系。若真合作,那么其子公司正大企業國際自然就受益于此。
業務增長不穩定,業績波動大
作為一家跨國大企業,正大集團實力可謂十分雄厚,據其官網顯示,正大集團業務遍及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員工45萬人,2021年全球銷售額840億美元。盡管有實力雄厚的母公司做靠山,但正大企業國際表現卻并不如人意。
據wind資料顯示,正大企業國際成立于1987年10月,2015年在港交所掛牌上市。上市以來,公司業績增長并不穩定。
據財報顯示,正大企業國際收入主要來自金霉素預混劑及鹽酸金霉素。金霉素產品為用作預防或治療動物疾病的抗生素。
2022年上半年,公司實現收入8121.1萬美元,同比增長28.15%,期內虧損289.1萬美元。導致收入增長的主要原因為公司的金霉素預混劑的平均銷售價格較2021年上半年同比增長3%。然而由于競爭加劇,鹽酸金霉素的平均銷售價格則按年下降了3.2%。加上原材料和能源成本的上漲,導致公司毛利率從2021年上半年的25.9%下降至2022年上半年的23.6%。
再看公司的工業業務,工業業務主要通過易初明通及湛江德利經營。主要在中國西部從事卡特彼勒機械設備的銷售、租賃及維修服務。由于行業市場環境低迷,加上來自國內生產商的競爭加劇,增加了銷售和利潤率的壓力。截至2022年上半年,公司工業部分應占合營企業虧損為534萬美元,2021年上半年應占合營企業溢利則為550萬美元。這也是導致公司虧損的主要原因。
另外就是公司的汽車零部件業務,該業務主要通過湛江德利經營。2022年上半年中國汽車銷售量較2021年上半年下降6.6%,而摩托車銷售量則按年下降14.3%。為應對市場挑戰,正大企業國際采取措施以減低營運成本,在2022年上半年應占聯營公司溢利上升至111萬美元。
從正大企業國際的業務構成來看,公司業務受養殖市場波動影響比較大,而養殖市場呈現周期波動,這也是為啥公司這幾年公司業績呈現波動的原因。另外,公司的工業部分,行業競爭更加激烈,要在如此激烈的環境中,保持業績增長也并非易事,公司在2022年中報中也表示公司繼續面臨各種挑戰,2022年余下將會很艱難,不難看出2022年正大企業國際業績或十分不理想。
正大企業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