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燈塔研究院報告,2023年春節檔票房收官67.6億元,同比增長11.89%;觀影人次為1.29億,同比增長13.16%;國產影片票房占比為99.22%。相關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春節檔的電影總票房,已經超越了2022年的60.4億元,成為影史春節檔票房第二位,成績僅次于2021年春節檔的78.43億元總票房。
根據燈塔研究院報告,今年春節檔上映的6部影片累計票房(春節檔)分別為《滿江紅》26.06億,《流浪地球2》21.64億,《熊出沒·伴我“熊芯”》7.48億,《無名》4.93億,《深海》3.59億,《交換人生》2.9億。
(資料圖)
報告指出,春節檔一系列紀錄被追平、打破。2023年春節檔大年初三票房“逆跌”,連續五天票房在10億以上,追平2021年春節檔破10億天數紀錄;《滿江紅》《熊出沒·伴我“熊芯”》《深海》《無名》等影片出現名次“逆襲”、票房“逆跌”等現象,其中《滿江紅》連續6天票房破4億,追平《長津湖》在國慶檔創下的破4億天數紀錄,《熊出沒·伴我“熊芯”》連續6天票房破億。
分析人士表示,疫后全國影院基本恢復全面營業的狀態,影迷們積壓已久的觀影熱情在這個春節得到集中釋放。影視市場信心逐漸恢復,觀眾消費需求提升的同時,影視行業終于迎來了真正的復蘇。
總體來看,2023年春節檔上映影片口碑較好,國產電影工業化水平有所提升,內容質量的不確定性持續下降,電影產業回歸健康發展。東莞證券指出,展望2023年,優質內容有望接力上映。
國產影片方面,《風再起時》、《中國乒乓之絕地反擊》、《長空之王》、《檢察風云》等優質影片陸續上映,其中《長空之王》、《檢察風云》貓眼想看指數均已超過30萬。進口影片方面,漫威影片《黑豹2》、《蟻人與黃蜂女:量子狂潮》均已定檔2月份。今年電影內容儲備豐富,隨著優質內容接力上映,全年電影票房值得期待。
二級市場方面,涉及今年春節檔影片的上市公司非常多。
公開資料顯示,春節檔電影背后涉及多家影視上市公司。《流浪地球2》由中國電影、郭帆影業、登峰文化、中影創意4家企業出品,北京阿里巴巴影業、融創未來文化娛樂、萬達影視、上海華策電影、華誼兄弟、英皇電影、橫店影業等35家企業聯合出品;中國電影、郭帆影業發行;上海淘票票、登峰文化等4家聯合發行。
《滿江紅》由簽約張藝謀的歡喜傳媒、光線傳媒、中國電影、開心麻花、貓眼微影等11家公司主出品,抖音文化、金逸傳媒、上海貓眼影業等10家公司聯合出品。
《無名》背后的出品方為博納影業、阿里巴巴影業、華夏電影、喜悅電影四家公司。春節檔電影出品方中,中國電影的出現頻率可謂高,據燈塔專業版顯示,中國電影參與《流浪地球2》《滿江紅》《熊出沒·伴我“熊芯”》《中國乒乓之絕地反擊》四部春節檔電影的出品。
受春節檔電影市場超預期影響,1月26日,港股迎來春節后的首個交易日,歡喜傳媒漲10.42%,檸萌影視漲7.32%,IMAX中國漲6.44%。
國信證券研報指出,2023年有望成電影市場實質性回暖的關鍵一年,參考北美電影市場疫后恢復情況,疫情反復不會構成更大的沖擊,考慮我國放開進程較快、消費支持力度較大以及更快的內容供給修復速度,2023年中國電影票房有望恢復至2019年票房的70%-80%水平。目前2023年超10萬待映國產電影有19部,2月即將上映兩部進口片和春節檔撤檔影片《中國乒乓》,電影市場有望延續春節檔熱情。當下電影需求端旺盛,若23年內容供給端持續恢復,電影投資邏輯或將從行業β層面的恢復轉向內容α層面的成長。
相關概念股:
萬達電影(002739.SZ):隨著23年電影春節檔開門紅,國內電影市場有望加速回暖,萬達影院在行業內經營質量和效率高,若電影大盤反轉,院線整合出清加速,公司有望獲得超額收益。
光線傳媒(300251.SZ):深海是國內動畫電影高水平制作的代表,參投23年春節檔票房冠軍《滿江紅》,公司后續產品儲備豐富。
中國電影(600977.SH):公司在進口片引進方面優勢明顯,23年《黑豹2》和《蟻人與黃蜂女:量子狂潮》已定檔,若進口片引進回暖,公司業績彈性較大。
博納影業(001330.SZ):《無名》出品和發行方,主旋律商業電影工業化能力驗證。首家登陸美國納斯達克(上市代碼BONA)的中國內地影視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