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數字經濟板塊掀漲停潮,截至收盤,通行寶(301339.SZ)20%漲停,恒久科技(002808.SZ)4連板,500億龍頭中國軟件(600536.SH)、華聞集團(000793.SZ)、中遠海科(002401.SZ)等近10股漲停。中航證券稱,在傳統經濟弱復蘇的背景下,伴隨新一輪信息技術創新及新型基礎設施投資,數字經濟有望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興業證券表示,近些年來,數字規模維持著較高的增長速度,在疫情下甚至實現了逆勢擴張,數字經濟增速也遠高于GDP整體的增長速度,數字經濟正在成為穩定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
消息面上,昨日(1月18日),工信部運行監測協調局負責人陶青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要鞏固優勢,構建新的增長引擎。在重點優勢領域積極鍛造長板,提升傳統產業競爭力,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搶抓戰略新機遇,加快發展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推動先進制造業集群化發展。
(資料圖片)
近期,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河北省等多地兩會密集召開,“數字經濟”成為高頻關鍵詞,多地將其列為2023年重點任務,此外,各地數據交易所建設也于近期掀起熱潮。2023年以來有關數字經濟的政策利好層出不窮,具體來看:
1月1日,北京目錄鏈上線,目前北京市80多個部門的市級數據目錄、16個區與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區級數據目錄,以及民生、金融等領域10余家社會機構的數據目錄全部上“鏈”。鏈上實時管理目錄信息50余萬條、信息系統2700余個,支撐跨部門、跨層級、跨領域、跨主體的數據安全共享1萬余類次、數百億條。這是一個數字經濟落地的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因為它是我國首個超大城市區塊鏈基礎設施。
1月15日,工信部等十六部門印發《關于促進數據安全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意見提出,到2025年,數據安全產業基礎能力和綜合實力明顯增強,產業規模超過1500億元,年復合增長率超過30%。建成5個省部級及以上數據安全重點實驗室,打造8個以上重點行業領域典型應用示范場景,建成3-5個國家數據安全產業園、10個創新應用先進示范區,培育若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龍頭骨干企業、單項冠軍企業和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1月17日,國新辦就2022年中央企業經濟運行情況舉行發布會。國資委負責人表示,將加大云計算、寬帶基礎網絡、5G/6G、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體系、工業互聯網、衛星互聯網等領域的投資力度,加快推進“東數西算”工程,推動信息基礎設施升級。國資委表態的意義在于,要央企承擔起推進數字經濟建設的重任。眾所周知,像電信三大運營商,以及中國廣電、中國衛通、中國電科等科技型央企都是數字經濟的主力軍。此外,像招商局、華潤、保利、中信等央企雖然在傳統領域擁有龐大的產業基礎,但也需要通過數字經濟賦能,所以他們未來的發展思路和發展方式,也將引領整個產業的發展。
中航證券指出,在傳統經濟弱復蘇的背景下,伴隨新一輪信息技術創新及新型基礎設施投資,數字經濟有望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興業證券研報表示,從當下看,數字經濟是穩定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近些年來,數字規模維持著較高的增長速度,在疫情下甚至實現了逆勢擴張,數字經濟增速也遠高于GDP整體的增長速度,數字經濟正在成為穩定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數字經濟已經成為經濟增長主引擎,2021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約為45.5萬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約39.6%,低于美國的65%,仍有較大提升空間。2023年持續看好信創和數字經濟兩條主線 。
相關概念股:
恒久科技(002808.SZ):公司主營業務涉及“影像耗材+信息安全”兩大產業,其子公司閩保信息專注于信息安全、保密技術與產品的研發、生產及銷售。
中國軟件(600536.SH):公司面向數字經濟發展需求,加快構建以操作系統等自研產品為核心的計算平臺底座,打造行業核心應用產品體系,持續推進關鍵技術創新,進而提升核心能力,逐步打造成為產品商。
中遠海科(002401.SZ):公司近期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加快推進數字創新和數字化轉型,開展數據中臺、業務中臺建設,以數據中臺架構打造面向行業服務的數字化平臺產品,比如“船視寶”平臺、航運管理平臺、云計算平臺、數據集成平臺、物流供應鏈數字化管控平臺、智慧公路云平臺、高速公路收費綜合業務平臺、智慧公路管養平臺等,為行業客戶提供端到端的數字化、智能化解決方案。
廣電運通(002152.SZ):公司在人工智能建成了廣州人工智能公共算力中心后,在區塊鏈布局區塊鏈創新實驗室推進數字人民幣應用試點。公司在機構調研時表示,數字人民幣軟硬件產品及相關的解決方案已被海南、杭州等數十個主要城市采用。
數字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