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2022年豬價走勢,在經歷過探底-反彈-沖高-回落這幾大階段之后,豬價整體呈現一個“倒V”的走勢。
具體而言,2022年年初生豬交易價格延續2021年末的下滑趨勢,但跌幅逐步收窄,3月份觸底反彈,開啟上行周期。7月后,階段性斷檔行情結束,現貨豬價進入短暫震蕩期,隨后隨著節慶消費開啟季節性消費旺季,豬價開始沖高,上漲行情再度開啟。至12月,春節前上市企業及散戶集中出欄,導致短期供需過剩,現貨豬價加速回落。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受行業“大起大落”影響,豬肉股中糧家佳康(01610)近日也發布了2022年業績盈警。
據公告披露,中糧家佳康預計集團2022年度生物資產公允價值調整前的公司擁有人應占虧損約為人民幣2.5億元至人民幣4.5億元(未經審核),而去年同期應占溢利為人民幣23.8億元。
與之相隨的是,受“倒V”走勢的豬價影響,中糧家佳康的股價在2022年也經歷了探底-反彈-沖高-回落這幾個階段——1月至4月該股維持上行之勢,4月至5月該股則處于回落狀態,5月至7中糧家佳康股價又開啟上行行情,至7月4日達到年內高點之后,該股則開始加速回落,2022年全年累跌超20%。
智通財經APP了解到,中糧家佳康食品成立于2009年,并于2016年登陸港交所,是中糧旗下的肉類業務平臺。公司有四大業務,分別為生豬養殖、生鮮豬肉、肉制品和進口業務,基本覆蓋生豬全產業鏈。
其中,中糧家佳康的生豬養殖業務分部包括飼料生產、種豬繁育及生豬飼養業務。公司在吉林、內蒙、天津、河北、河南、江蘇、湖北等省市建有現代化生豬養殖基地及配套飼料廠。2021年該業務已成為公司的主要收入來源,為公司貢獻超四成營收。
關于2022年業績盈警原因,該公司認為,主要由于以下三大原因:一是全球飼料原料價格上漲導致飼料成本上升;二是,國內餐飲消費受到影響,從而影響下半年牛肉銷售,肉類進口分部業績同比下降;三是集團進行期貨套保,對本期業績為負向影響,但對2021年當期業績為正向影響。
事實上,拉長時間維度來看,這并不是中糧家佳康業績首次出現虧損問題。
自2021年中起,中糧家佳康業績便開始出現虧損。據2021年中期報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該公司實現75.03億元,同比下滑18.17%;錄得凈虧損為4.26億元,同比下滑120.71%。132.3億元,同比-30.1%,實現生物資產公允價值調整前歸母凈利潤23.8億元,同比下滑17.5%,實現生物資產公允價值調整后歸母凈利潤為4.6億元,同比下滑111.51%。
(數據來源:中糧家佳康財報)
雖然此次業績大多是成本上升及期貨套保帶來的負面影響所致,但市場講究的“謀而后動”的投資邏輯,這也意味著,我們是不是應該透過“豬周期”深度探討一下——在新的“豬周期”中,中糧家健康的業績將何時迎來上行拐點?
據悉,豬周期是指豬價呈現周期性變化的現象,通常的循環軌跡是:豬價上漲,養殖端進行補欄,導致仔豬和生豬的供給增加,供大于求,從而豬價下降,利潤隨之下降,母豬淘汰增加,供給減少,供求格局變為供小于求,豬價再次上漲,如此循環往復。自2006年起,我國已經經歷了4個完整的豬周期,目前市場大都認為2022年4月為第5個豬周期的起點,當前豬價仍處于豬周期的上行周期。
回顧全年的生豬價格走勢,主要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從年初持續到4月中旬,這一階段處于上一輪豬周期下行階段末端,產能過剩導致的供給增加仍在,疊加春節后慣性消費偏弱,生豬現貨價格疲軟,盡管有收儲政策間歇提振市場信心,但供強虛弱格局仍難改變,期現價格持續低位震蕩。
第二階段是從4月中下旬持續到10月中旬,這一階段處于新一輪豬周期上行階段,生豬價格、能繁母豬存欄以及養殖利潤在4月中下旬開始觸底反彈,三個指標發出信號,新一輪豬周期開始,豬價開始了上行階段,尤其是養殖戶看好后市開啟的養殖投機行為,即壓欄、二次育肥行為,進一步打亂供給節奏,進一步推升了這一階段價格。
第三階段,是從10月中下旬至今,這一階段豬價開始高位回落,這一階段的回落是以政策調控開始的,發改委采取了拋儲、約談規模企業等手段,政策的不斷引導,導致養殖戶陸續出欄,疊加規模場響應政策加大出欄規模,前期累積的供給壓力開始顯現,價格開始回落,尤其腌臘行情啟動之后,養殖戶發生了供應踩踏,疊加本就不旺的終端需求,價格開始大幅跳水,持續走弱。
在此背景下,2022年下半年以來,白毛比價大部分時間處于歷史低位,說明終端對于高價豬肉接受度較低,導致屠宰白條毛利潤大部分時間不振。
而鑒于上述豬周期表現,目前市面上的券商機構對于豬價后市展望也產生了不同的觀點。
譬如,華安期貨指出“供給增加需求難定,豬價弱勢或難改變”。具體而言,從供給上來看,明年3月份開啟供給恢復模式,但節奏相較于往輪豬周期,趨于緩和。從需求上來看,明年年初消費表現大概率不理想,主要看二季度以后消費恢復情況。成本利潤上看,飼料價格高企或成常態,疊加豬價不振,養殖利潤難有亮眼表象,養殖投機行為或受抑制。
中郵證券則表示,“從短期趨勢來看,春節前或有反彈,2023年整體盈利向好”。隨著12月腌臘的大規模開啟及消費旺季的到來,生豬價格會迎來季節性反彈。2022年下半年以來,能繁母豬存欄雖有回升,但4200-4300萬頭的存欄量處于中等偏低水平,故而預計明年生豬供給緊平衡。預計2023年生豬價格中樞在18-20元左右,較2022年抬升,行業整體盈利向好。從節奏上看,預計2023年上半年價格從高位下滑,二季度或跌破成本線,三四季度價格則有所回升。
此外,瑞達期貨則認為,雖然從能繁母豬存欄量推算,2023年3月供應會回升,但由于養殖端壓欄惜售情緒將繼續存在,所以供應偏緊的格局將會持續,本輪下行周期拐點在3月之后出現。同時,由于前期生豬產能去化程度并不高,能繁母豬存欄量最低時也高于農業部公布可供參考的正常保有量4100萬頭,上行周期恐也難以持續15個月之久至2023年7月。因此結合季節性來看,綜合估計下行周期拐點出現在2023年5月淡季前后,若消費需求恢復樂觀,拐點可能還將有所后移。
綜上,對于后市養殖端利潤的恢復,目前市面上大抵存有“看空”和“看好”的觀點,但可以推斷的是,目前正值本輪豬周期的上行期,而下行周期周期拐點則預計出現在2023年5月淡季前后。因此這也意味著,于中糧家佳康而言,在這一輪周期的上下行交替、機遇與風險交錯的發展背景中,一旦該公司審時度勢得抓住發展機會,該公司便可能扭轉虧損的尷尬局面,迎來業績向上拐點。
中糧家佳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