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農村部近期召開轉基因審定會議,審定品種數量在20個左右。若品種通過審定,則轉基因玉米種子或將在2023年一季度開始銷售試點。據天風證券預計,2023年轉基因玉米種子有償銷售有望開啟,采用先試點種植后全面放開的進程進行放開,即先在主要產區(北方春玉米區、黃淮海產區、西南玉米區等)代表省份/地區試點,并逐步擴大種植范圍,而后全國放開。5年左右的時間內滲透率有望達到90%的峰值。
政策方面,2019年底以來,我國轉基因政策持續出臺,在“驗證轉 入基因安全有效”、“驗證轉基因品種增產增收”、 “管理標準明確細化”、“法規保護原始創新”等方面持續推進,為我國轉基因種子放開創造良好的技術和制度基礎。東興證券分析稱,從糧食安全的角度來看,其作為國家中長期戰略持續獲得政策面關注,而轉基因技術應用是實現糧食增產的有效手段。
行業方面,邁入2023年,即將進入農業政策的密集發布期,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中央“一號文件”三大重磅政策點即將接續到來,且逐層深入。此外,年內重磅會議提出的糧食安全、農業現代化、鄉村振興、農業強國、種業振興等大政方針,或將在會議后的第一個涉農政策窗口期,具化為指向性更強的產業支持政策,并將在2023年鋪陳落實。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據了解,玉米主要用于飼料和深加工消費,大豆主要用于飼料和油料消費,玉米和大豆消費保持增勢,相比之下我國玉米和大豆的產量提升緩慢。玉米缺口在2020年開始明顯暴露,進口依賴度一度逼近10%,大豆依賴度總體提升,從2005年的63%提升到近些年80%+。
目前,生物育種技術有望在玉米、大豆品種上率先突破,助力解決供需缺口問題。我國部分農產品如玉米、大豆產需缺口存在擴大趨勢,我國轉基因玉米效果得到驗證,抗蟲耐除草劑轉基因玉米抗蟲效果達95%以上,對照玉米產量可提高7%-17%,減少農藥用量60%。
隨著轉基因玉米種子有望商業化落地,生物育種商業化將快速滲透存量市場并帶來增量。有機構預計轉基因玉米種子終端市場空間有望達600億、出廠口徑空間360億,利潤空間有望達108億。同時,生物育種技術門檻將加速行業向頭部優勢企業集中,相關性狀儲備、品種選育優勢的企業和渠道商將先發獲益我國生物育種商業化帶來的紅利。
招商證券研報指出,預計國內玉米產不足需的格局有望持續,玉米價格易漲難跌有望支撐國內玉米種業景氣向上。目前轉基因品種審定有序推進中,轉基因玉米商業化銷售即將開啟。建議擇優布局具備較強研發實力的龍頭種企,推薦隆平高科、大北農、登海種業;另外種植方面推薦蘇墾農發。
相關概念股:
大北農(002385.SZ):生物育種優勢明顯。目前公司轉基因玉米性狀產品 DBN9936、DBN9501等及大豆 DBN9004 等獲安全證書 。公司在國內已與一百多家種子公司合作,對應推廣面積約 1 億多畝 ,有望率先轉化可觀的生物育種業務收入。
隆平高科(000998.SZ):目前公司已擁有杭州瑞豐、隆平生物、華智生物等技術平臺,參股公司杭州瑞豐多個性狀產品獲得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批準。
登海種業(002041.SZ):登海種業近年按照相關要求積極進行轉基因玉米種子的研究、試驗工作。公司主要與大北農開展性狀合作,將大北農的優良性狀目標基因導入到登海玉米種親本,儲備優勢品種,待正式落地推廣。
荃銀高科(300087.SZ):背靠先正達(被中國中化收購)主要從事優良水稻、玉米、小麥等主要農作物種子的研發、繁育、推廣、服務。截至2021年末,公司擁有自主或合作選育的水稻品種共計377個(國審205個),玉米品種81個(國審15個),小麥品種15個,還選育了一批優質南瓜、西瓜、甜瓜等新品種。